-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生态视角下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保护及管理
文化生态视角下钦州坭兴陶产业发展、保护及管理 摘 要:坭兴陶是钦州最具特色的民俗产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进入21世纪以后,其曾辉煌一时的父业子传、师徒相传的农耕文明发展道路严重阻碍其发展。如何保护、留存坭兴陶产业的取材特色与工艺特色,如何继承其在漫长岁月里形成的文化特色,成为今天人们所要思考的一个难题。因此,在文化生态视角下审视钦州坭兴陶产业,在人、环境、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文化起源的特色与魅力,将为科学发展、保护与管理这个产业提供一种建设性视角
关键词:坭兴陶;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155-03
坭兴陶作为钦州乃至广西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其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与人文底蕴,在我国制陶用陶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进入21世纪以后,则有“销声匿迹”之嫌。之所以如此,与时代的躁动感有关,更重要的是缺乏从文化生态视角下审视行业的产生与传承,缺乏将现代管理理念引入行业的规划与发展
一、从文化生态视角看坭兴陶的产生、发展和传承
文化生态视角是指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联性出发研究一种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环境、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探讨文化起源的特色与魅力,并对其特有的文化形貌和模式予以阐释。在文化生态视角下,坭兴陶产生的生动记忆、发展的文化基因渐次呈现,成为钦州乃至广西地区民族文化的基本标识与解码器,内蕴了其民族历史发展的血脉,体现了传承的生态潜力
1.钦州数千年制陶用陶历史是其文化底蕴
钦州有着数千年的制陶用陶史,从新石器时代到隋唐皆有据可考。这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沉淀到代代相传的制陶技术中,内化为坭兴陶的文化底蕴。不过,虽然钦州制陶用陶历史悠久,但坭兴陶的正式命名却是在近代
经现代考古学家考证,广西先民在距今6000-9000年前就学会了制陶用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考古工作队在钦州、防城港等多处滨海贝丘文化遗址内发现了石器、骨蚌器、陶器等工具,经专家鉴定均为新石器时代遗存。虽只是简单工具,但却有力证明了先民对陶制品的制作与使用
至隋唐时,钦州陶瓷制作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据钦县志记载:“我钦陶器发明于唐朝以前,至唐而兴益精致。民国九年(公元1921年)城东七十里平心村农于山麓发现逍遥大冢,内藏宁道务陶碑一方,为高四尺余之巨制,旁附藏陶壶一个,此碑刻有唐开元二十年(公元733)字样。”[1]1988年,钦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钦州东场镇唐池岭遗址上发现了多处隋唐时期古窑址,其中出土的大量陶片都是佐证。两宋时期,钦州制陶业的烧制工艺和对原料的提炼水平都有较大提升。忽必烈推翻南宋政权后,其当政措施对各地制陶业的发展都有不利影响。跟随这种大环境,元朝到明朝期间,钦州制陶业逐渐衰落,偏安在民间一隅
虽然钦州制陶用陶历史悠久,但坭兴陶及至近代才被正式定名。相传清咸丰年间,制陶艺人胡老六偶然发现一处紫坭陶土,以其做烟斗、玩偶,精美、坚硬,十分受百姓欢迎。坊间制陶艺人见之纷纷效仿,几经改良又制出了茶壶、花瓶、香炉等产品。因紫坭陶十分为大众喜爱,又艳羡当时著名的宜兴紫砂陶名称的雅趣,当地人遂以“坭兴”相称。事实上,“坭兴”二字还与本地语言“时兴”谐音,因而这一名称里还寄托了当地人对陶业兴旺发达的愿望。久而久之,“坭兴”也就成为钦州紫坭陶的代名词
2. 父业子传、师徒相传的农耕文明印迹
广西民族地区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文化子体,其传承与发展必然带有母体文化的特征。传统农耕文明生产活动的主要特征是聚族而居、男耕女织,是谓小农经济。小农经济下的手工业大都是作坊式的,规模较小,制作工艺也是父子、师徒相传。钦州制陶业也不例外
虽然钦州制陶业历经各个朝代,艺术特色和制陶工艺皆有较大发展,两宋时期更是注重陶制品的美观与实用性能相结合,但仍然无法摆脱农耕文明的作坊印迹,无法摆脱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与父业子传或师徒相传的技艺传承方式。比如清同治光绪年间钦州城南有名的坭兴巷,也不过是四十多家作坊的汇集处,仍停留在家庭手工业阶段,更不要提工场手工业或是机器大工业阶段了。即便是在1915年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制陶史上的首块金牌的花瓶,其制作者也是这条巷子上“黎家园”中的黎永春、黎永旭兄弟
及至抗日战争爆发,日军侵犯钦州,许多制陶艺人远走他乡,坭兴行业再遭重创。新中国成立后,钦州市成立了坭兴工艺厂,一度使坭兴陶制作“枯木逢春”,并在1953年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与宜兴紫砂陶、四川荣昌陶、云南建水陶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即便这样,坭兴陶的制作及影?也未恢复往日风采。在20世纪末,坭兴陶产业再次没落。虽经重振,但其产业链仍非常脆弱
3. 非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doc
- 数字时代供电企业档案管理及信息化问题探析.doc
-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现状及展望.doc
- 数字时代阅读行为及阅读推广探究.doc
- 数字智能时代供应链金融.doc
- 数字技术及其在电视创作中应用分析.doc
- 数字校园网络接入控制系统设计及实现.doc
- 数字水印技术探析及其在重要金融信息内容认证领域应用.doc
-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中EDA技术探析.doc
- 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仿真电路应用.doc
- 2025-2030年中国滚筒自卸式抛丸清理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塑料推车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方法.docx
-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政府关于2007至2008年度顺义区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顺.docx
- 基于高中物理学科素养的物理第二课堂实践研究.docx
- 在科学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的感悟.docx
- 垃圾发电厂锅炉受热面CMT堆焊Inconel625镍基材料技术分析.docx
- 固体废物金属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J766-2015.docx
- 2025-2030年中国改性不饱和丙烯酸树脂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docx
- 2025-2030年中国不锈钢立式增压泵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