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华保险万峰-“转型者”首年成绩单
新华保险万峰:“转型者”首年成绩单 “2016年对我来讲确实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各种困难阻力面前,我还是一直向前去推动转型……我个人表现,打个90分吧。”3月31日,在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601336.SH,1336.HK)2016年度?I绩发布会上,董事长万峰如此评价自己过去一年的表现
迄今,万峰经历掌舵新华保险的第一个完整年度。现年59岁的万峰,拥有30多年保险从业经历,曾任中国人寿总裁。他出任新华保险董事长之后,新华保险确立了转型发展战略,甩掉见效快但不利于长期发展的趸交业务,提出聚焦长期期交业务和保障型产品,致力于建立续期拉动增长模式
转型不可避免有阵痛,这从新华保险的年报中可见一斑:2016年,新华保险实现净利润49.42亿元,同比下降42.5%;在寿险保费收入行业平均增速为31.7%的背景下,新华保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25.60亿元,同比只微弱增长了0.6%
业绩发布会上,万峰称,保费收入之所以仅有0.6%的增长,是因为消化掉了“不想要”的保费。这是转型过程中的“有意为之”,并非被动下滑。“今天给大家报告的各项指标,坦白讲,我觉得超出了我原来的预期”
万峰表示,转型还要继续,2017年,才是新华保险转型“决定性”的一年
给自己打90分的底气何来?
2016年,新华保险保费增长不足1%,这让万峰频频遭遇外界的“关心”
对于质疑,万峰多次表示,规模稳定既是价值增长、结构优化、风险可控的主动策略,更是转型发展、走向“做强”的必然选择,不为市场诱惑所扰,不为眼前利益所动
在新华保险的“十三五”规划中,为实现“做强”,万峰提出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转型期,从2016到2017年,新华保险要以期交和续期保费增量逐步替代趸交保费,初步建立期交和续期拉动业务发展的模式;第二步是收获期,从2018到2020年,这一时期将完全形成续期拉动发展的模式,着重发展长期期交业务,加大业务结构调整
“我现在是做转型发展,要求增长的是期交和续期,我不要求总规模。”万峰曾表示,如果要做总规模的增长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为市场上资金很多,高定价高现价的产品非常容易销售。但是这些产品不符合新华保险的发展战略
值得关注的是,3月29日, 新华保险2016年财报出炉当日,国际两大评级机构穆迪及惠誉分别首次授予新华人寿“A2”及“A”的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展望稳定。两大评级机构对新华保险目前正在坚定推进的战略转型均给予了积极评价
回头来看新华保险财报,从中可以看出新华保险业务发展模式正在按照转型目标发生积极转变:2016年,趸交业务按计划减少117亿元;首年期交业务236.85亿元,同比增长41.3% ;10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23.2%;续期业务止跌回升,增长9.0%
谈及净利润增速大幅下滑42.5%,万峰称,“主要由于投资收益下降,原因就这一点”
2016年,受利率下行及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保险全行业净利润增速表现不佳。除了新华保险,另外3家A股上市险企,中国人寿净利润191.27亿元,同比下降 44.9%;中国太保净利润120.57亿元,同比下降32%;唯有中国平安净利润同比增长15.1%
“转型阵痛期去年上半年已度过”
就在新华保险缩量保质、全力转型的时刻,老对手中国太保2016年寿险业务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6.5%,达1373.62亿元,自2010年以来,首度超越新华保险。万峰在年报中也提到,新华保险正面临被主要竞争对手赶超的严峻形势,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亟待提升
新华保险是否正处在转型的阵痛期?万峰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如果有阵痛期的话,我觉得是在去年上半年。刚提出来转型发展的时候,上上下下、公司内外,可能还会有不同认识。”
事实上,除了认识不同,恐怕还有现实的压力――2016年上半年,新华保险是6家上市险企中唯一一家保费和利润“双降”的公司
不过,万峰表示,去年监管部门陆续出台新政,敦促保险业回归本原,再加上资本市场形势的变化,新华保险全系统对转型发展已经统一了认识,没有争议。“在执行中,今年的转型力度比去年大一点,但感到压力反而比去年小一点。”万峰说
转型势在必行。在目前的低利率情况下,寿险公司传统的主要依靠利差来获取利润的模式遇到极大挑战。而且,从长期看,中国宏观经济“L”型走势,对于保险业而言可能意味着更低的资产回报率
“既然保险公司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投资不那么乐观,如果还一味地去做理财性的产品,我觉得就是给自己挖坑,不明智,是公司战略性的错误。”万峰直言,“我们只有去做保障型的,发展不分红、没有投资压力的产品,这是最根本的出路。”
“今年是公司转型发展的攻坚年”
虽然转型阵痛期已过,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