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本大陆政策及沙俄南下政策交锋.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大陆政策及沙俄南下政策交锋

日本大陆政策及沙俄南下政策交锋   摘 要:19世纪中期以来,日俄两国围绕大陆政策与远东政策在此展开日益激烈的争夺:随着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俄国施行一系列进攻性的政策、方针,致使双方矛盾急剧升级,为争夺中国东北最终走向战争。战后,出于各自侵略利益考虑,日俄由对抗走向勾结,共同瓜分中国东北。本文叙述了日本大陆政策和俄国远东政策的形成,矛盾的升级、激化,走向勾结,最后随着沙俄帝国彻底崩溃,其经营多年的远东政策随之不复存在,大陆政策与远东政策数十年来的对抗页因对手的消亡而最终结束 关键词:大陆政策;远东政策;中国东北;争夺 1 日本大陆政治与沙俄南下政策的形成 19世纪50年代起“海外雄飞论”、“征韩论”等对外扩张言论在日本相继出现,主张在侵略朝鲜的基础上占领中国东北,进而称霸亚洲、征服世界,后经不断修补、细化,逐步构筑成近代日本的战略外交总方针――大陆政策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以及俄国在北方列岛的进逼,促使日本民族忧患意识空前高涨,他们认为:软弱的中国可能成为俄国入侵日本的跳板,为谋求生存、必须抢先“并吞满洲,继而将中国全部领土划入日本版图”。[1]明治维新后,国内守旧士族、失意武士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社会局势动荡不安,为转移国内矛盾,日本迅速制定了“北进大陆”的扩张政策,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挽救统治危机。至此,大陆政策形成的思想条件与社会条件基本具备 日本窥伺中国东北的同时,俄国贯彻着17世纪以来一贯的东方政策:“夺取远东出海口,进入太平洋”,并为此积极寻求一条沿中俄边境直达东海的有效通道,此即远东政策的早期战略勾勒 2 大?政策与远东政策在远东地区的初期交锋 19世纪80年代,随着俄国近东、中亚侵略行动的相继失利,战略目光再次转向远东,并决定将战略重点集中在朝鲜。因为,控制朝鲜是确保远东领地安全以及顺利南下日本还、进入太平洋的关键一环。为此,1884年“甲申政变”后,俄国开始积极介入朝鲜事物,企图以朝鲜为屏障,排除外来势力尤其是日本给自己称霸远东带来的可能性威胁,从而引起日本舆论的普遍仇视。日本此时“在日本还拥有的、可能拥有的、或者被假定拥有的霸权地位”[2],使俄国远东海军极易被封锁在日本内海,俄国因此亦不能不视之为自己的远东劲敌。至此,两国《库页岛“友好关系”走向终结,远东政策施行的战争依托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从依靠海军转向依靠陆军――1891年5月,“有使远东力量对比发生急剧改变危险”[3]的西伯利亚铁路正式动工 俄国在远东地区发动的积极攻势,尤其是西伯利亚铁路的修建使日本的扩张野心受到极大挑战,山县有朋认为,“西伯利亚铁路竣工之日,即朝鲜多事之时”,亦是“对我国利益线最有激烈之冲击”。[4]同时,国内资本主义发展与原料短缺、市场狭小的矛盾始终未能解决,并直接导致1890年晋级危机的爆发。国内外“威胁因素”的合力迫使日本不得不寻求更为强硬的“铁血外交”,1890年12月,山县有朋“主权线”与“利益线”理论的提出标志大陆政策正式出笼。为将朝鲜建成侵略中国东北和反击俄国的战略据点,1894年7月,日本悍然挑起甲午战争 次年4月,中日进入停战谈判,当获悉和谈条件中有割占自己“最感兴趣,同时又是那些支持激进东方政策的集团所涎的地区”[5]时,俄国断然标识,绝对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因为,日本一旦占领辽东,就会“使未来的西伯利亚大铁道和俄国的远东受到威胁”[6]。更何况,俄国在辽东半岛寻求不冻港,保持俄国在中国东北的优势或独占局面,已成为远东政策的核心内容,俄国决定武力迫使日本就范,法国、德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与俄国联合行动:三国军舰在中国和日本沿海游弋对日施加军事压力,而日本此时,“海陆军被几成空虚,不仅对三国联合的海军无法应付,即单独对抗俄国舰队亦无把握”,[7]最终被迫放弃辽东半岛 甲午战争是日本针对俄国推行进攻性策略的有效反击,亦是侵略中国东北的开始,欲乘俄国东方铁路未成,势力未全,捷足先登。1895年之前,西伯利亚铁路尚在修筑中,远东兵力十分有限,俄国认为,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最有利的秘密是站在日本方面”[8]。英国出于牵制俄国的考虑,“对日本侵略朝鲜和满洲都是鼓励的”[9]日本积极利用这种矛盾,借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中超宗藩关系,为进一步侵略中国东北埋下伏笔 3 大陆政策与远东政策之间矛盾的逐步升级 俄国在朝鲜的积极进攻策略与中国东北的侵略方针互为犄角:染指朝鲜是为了阻止日本北上,确保在中国东北的优势地位;侵略中国东北是为了保证黄海、日本海航路有,顺利进入太平洋,确立远东霸权。考虑到日本的巨大威胁,俄国认为,必须尽快将相对鼓励的远东领地与欧洲本土连接起来,使其得到更为及时、有效的“策应与维护”,由此,筹划修建一条通往中国东北的铁路和占有一个远东不冻港,成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