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积月累方有成,水滴石穿见真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积月累方有成,水滴石穿见真章

日积月累方有成,水滴石穿见真章   摘 要:对联以短小的篇幅展现了汉语对仗工整、声调和谐之美,学习对联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绝佳渠道。如何在教材和课标均不太重视,而命题者却日益偏爱的情况下,让对联教学突出重围,绽放光彩呢?本着弘扬国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宗旨,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对联;语文教学;对联教学 对联作为汉语特有的艺术形式,以其短小的篇幅展现了汉语对仗工整、声调和谐之美。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对联不仅能够体现汉语的特性,而且具有四条检测功能:一,“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二,“对子可以测验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三,“对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由此,我们发现对联教学和语文学科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属性――工具性 对联训练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跟现代语言学教学理论不谋而合。“人类学习说话,是从独词句开始到双词句,语言的基本奥秘已经开始渗入这个思维过程中,独词句体现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双词句体现造句的原理,进而掌握表示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的虚词。”[1]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恰好是该理论的绝佳例证,他在《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一文中写到;“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给我读的书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可以说,对联训练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和表达训练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二、对联教学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灵魂一一人文性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说过:“对联乃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美学观和语文特点的综合产物,是几千年文化史上的高级创造积累的特殊成就……”[2]众所周知,文化底蕴薄弱是当今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常常会忽视对传统文化质和量的积累,对传统文学的运用意识就更淡薄了。语文教学的“中国特色”,被我们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对联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我国特有的、珍贵的文学遗产,是凝缩了的艺术。它的独特之处是与我国特有的文字形式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它以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反映人们的生活和抒发情感。让人在品味的过程中,体会对联文辞的精炼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深邃 基于以上诸多因素,从2004年高考开始,对联重新进入语文考试的范围,这一年的15套高考语文试题中有七套设有对联题,中考语文命题也紧随其后掀起对联题热潮。就中考对联题而言,其分值一般在2分至4分之间,从形式上看,比较简单,常见的有对联链接、对联匹配、对联撰写等类型:从内容上看,相对复杂一些,有的结合课文、名著考查,有的从语言、语境角度考查。那么,如何在教材和课标均不太重视,而命题者却日益偏爱的情况下,让对联教学突出重围,绽放光彩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三、尽早巧提新概念 对联作为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形式,学生应该不陌生,在语文教学中可及早提出概念。所以,在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里提到“对对子”这个词时.便可以借此向学生提出对联的概念。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引入关于鲁迅的对联小故事,如:《鲁迅佳句巧应无情对》。在这个故事中,关于寿先生出的对子:独角兽,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小试牛刀,然后再出示鲁迅对的下联,进行比较分析。这样既自然地引入了对联的概念,又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理解,甚至对鲁迅也有了新的认识 四、日积月累重日常 语文素养的提升功在日常,对联也是如此。冰心就曾经在《再谈我家的对联》中谈到:这些挂在墙上的好对联,孩子们天天眼里看着,口里念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于他(她)们人格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其效果决不在“言教”和“身教”之下! [3]学生课业繁重,不太可能特意去阅读和对联相关的书籍,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对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潜移默化。借着春节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去搜集名联,并仿照着进行对联创作,书写后粘贴在班级墙上,既锻炼了学生的对联写作能力,又营造了班级迎新春的浓烈氛围。另外,还可以将对联和课文学习联系起来。如在《好嘴杨巴》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以对联的形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中堂怒手摔茶汤,险!杨巴( )化危局,( )!教学完《醉翁亭记》,可以出上联“醉翁亭里欧阳修与民同乐”,要求学生联系《岳阳楼?》试对下联。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旧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中解放思想,更能让学生学会筛选关键词,提高概括能力,巩固对联知识,一举数得 五、专题整理迎中考 经过两年对联教学积淀,初三的对联专题教学就显得轻松不少。此时,我们要做的是将对联知识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强中考对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