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日本作家宫泽贤治西域创作中童子形象形成.doc

日本作家宫泽贤治西域创作中童子形象形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作家宫泽贤治西域创作中童子形象形成

日本作家宫泽贤治西域创作中童子形象形成   摘 要:宫泽贤治西域创作中的童子形象发端于他对20世纪初斯坦因在于阗大寺中发掘出的壁画童子像所受的刺激而产生。利用考证与互文的方法发现,自《仰望》之后,贤治开始采用物语形式,重点将自己对童子的想象融入其中,创作了《玉兰树》、《因陀罗网》。直至《雁童子》,童子的形象才发生转变,并融入诸多如沙车、须利耶、天界、因缘等文本元素,童子不再局限于作为觉者居住在天界,而是从天界返回到人世间展开了普度众生的菩萨行,这是贤治西域创作中童子形象发生的最大转变 关键词:宫泽贤治;日本文学;西域;《雁童子》 作者简介:郭丽(1984-),女,北方民族大学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2--02 童子这一形象在贤治的诗歌、物语当中出现过多次,形成贤治的童子谱系。但《雁童子》完成度最高,对童子形象的塑造也是最为完整的一次。这篇部作品的梗概是:“我”来到塔克拉玛干地区的流沙,偶遇一位朝圣来的老人,从他那里听说了雁童子的故事。有一天,须利耶老爷与表弟在原野上散步,天空中一群大雁飞过,表弟不听须利耶老爷的劝说,射中了其中的六只大雁,这些大雁变成了人形。一位大雁老人把最小的孙子雁童子托付给须利耶请求他认领为养子。雁童子生活在须利耶家一直到12岁那年,在沙车大寺遗迹发掘画着三个童子的壁画,其中一人长得很像童子,童子因此说出自己与须利耶老爷前世的因缘,之后便永远离开了 一、童子形象的起源 《雁童子》手稿中,用红色笔标了一处笔记“那是法国的探险家……”应该是指20世纪初斯坦因发掘于阗大寺遗址,并发现有翅膀的天童子像,这在当时考古界曾轰动一时,日本也进行了相关的报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对西域发掘的热情高涨,瑞典、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及日本探险队紧随而至,有关西域探险的新闻也不时地见诸报端。贤治于大正十年(1921),贤治上京,加入国柱会,并开始布教活动。在此期间,贤治所读《汉和对照妙法莲华经》的日译本译者岛地大等曾作为西本愿寺的西域调查队员,于明治36年(1903)年去印度参与了发掘工作。以西本愿寺的住持大谷光瑞为中心,展开了西域调查,从1902(明治三十五)年至1914(大正三)年间,曾三次派人前往西域进行发掘工作。日本大谷探险队当时收集了克孜尔石窟的很多壁画,其中,不仅有表现佛教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因缘故事”等壁画,还有大量表现世俗生活情景的壁画。其时,贤治正身处东京,获取西域发掘的相关消息也不足为奇。而且,龟兹古国地处古丝绸之路交通要塞,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沿,曾是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佛教最盛的地区之一(今库车一带)。佛教从印度先传入新疆,在龟兹形成“西域佛教”,再传入中原。因此,西域佛教承继着印度、犍陀罗佛教的絮脉。宫泽贤治《玉兰树》中写到童子是“犍陀罗的孩子们”;《因陀罗网》中写道,“我从天童子袈裟的披法得知他们是犍陀罗系统的”,这与文本故事发生的地点:龟兹、沙车、于阗的西域佛教系统是统一的。因此,宫泽贤治童子形象创作即起源于于阗大寺有翅膀的天童子像 二、《春与修罗》遗稿 宫泽贤治的诗集《春与修罗》中有俩处最早涉及到天人形象,这俩处手稿内容构成了《雁童子》文本的主要雏形 一处是《坚硬的璎珞笔直地垂落下来》,对天人形象的描述一处出现于1922年5月的诗歌手稿当中,收于《春与修罗》中。这个片段手稿在内容上与《雁童子》基本保持了一致,正如杉浦静所讲,《雁童子》“在内容上仍然保持了创作想法初始时的样子。”也就是说,《雁童子》从主题思想、童子形以及故事元素方面都与这篇诗文一脉相承,是这篇诗文的小说化表现。这篇手稿基本上包含了《雁童子》主要的思想:首先对天人的设定是已经修成正果,达到菩萨之境的圣者。其次,故事的主体是圣者离开天界,又返回到世间普度众生的菩萨道,以及从天界坠落世间时和坠落之后遭受莫大的悲苦。再次,文本最终表达了以天人的菩萨道精神为楷模,精进修行、以达菩萨之境的愿望 对天人形象另一处描述同样出自诗集《春与修罗》,是其中所收《小岩井农场》这篇诗作中一节诗歌的草稿页――《我感觉到一列透明的魂》。金子民雄认为,是这篇手稿构成了西域壁画童子像的主要雏形。确实,这篇诗稿中出现的袈裟、璎珞、犍陀罗装扮、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壁画中我曾见过和你们/很像的人”等构成了贤治在此之后的西域童子谱系童话,即“西域异闻三部作”中的主要故事元素 所不同的是,《坚硬的璎珞笔直地垂落下来》主要描述了天人坠落世间所遭受的苦痛,以及贤治对天人救度众生的菩萨道精神的钦佩与想象,还有对自我佛教信仰的反省,其中饱含了热烈的佛教情感,表现出对天人降落世间的激动之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