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欢乐一家-阿尼帕及6个民族19个孩子故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欢乐一家-阿尼帕及6个民族19个孩子故事

欢乐一家:阿尼帕及6个民族19个孩子故事   新疆青河县维吾尔族老人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共养育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孩子是他们收养的汉、回、维、哈4个民族的孤儿。每当看到自己家180多人聚会在一起的时候,她会很满足地告诉你说:“我觉得我很幸福!” 阿尼帕以博大的慈母之心,创造了人间至真至纯的旷世奇爱,她入选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她的故事被作为原型拍摄出电影《真爱》,她家还被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艰难日子收留19个孩子 1956年,阿尼帕一家随父亲迁到了新疆青河县定居。1963年,阿尼帕已是6个孩子的母亲,丈夫阿比包在县公安局工作。他们一家8口人,再加上因父母去世和他们一起生活的3个妹妹,家里一共有11口人。这么大一家人的生活全靠丈夫每月45元的工资支撑,艰难可想而知,但因为有浓浓的亲情,他们过得很幸福 1970年冬天,和阿尼帕家住一墙之隔的哈萨克族邻居亚合甫夫妇不幸相继去世,撇下了3个年幼的孩子,都穿着破鞋子,脚趾头露在外面,在风雪中冻得通红。阿尼帕看孩子们十分可怜,对丈夫阿比包说:“把3个孩子接回来吧,只要我们有饭吃,就有这3个娃娃的。”在那个年代,家家都是节衣缩食,多一张嘴就意味着多一份生活的艰难,一下接回三个孩子,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但阿比包了解善良的妻子,没有多说什么。就这样,这3个孩子成为阿尼帕家收养的第一批孤儿 1974年,11岁的回族孤儿王淑珍和她的兄妹共4人在父亲去世后便开始在街头流浪。阿尼帕的妹妹在医院门口发现了又冷又饿的王淑珍,便将她领回了姐姐家 王淑珍走进阿尼帕家时,屋里正在玩耍的孩子全都捂着鼻子跑了出去。因为王淑珍满脸污垢,身上的衣服又脏又破,头上长满了头癣和癞疮,流着脓水,散发着臭味 看到王淑珍这个样子,阿尼帕心疼地把她揽在怀里,眼泪哗哗地流。随后,阿尼帕烧了一锅热水,将王淑珍浑身上下洗干净,让她换上暖和的衣服,并给她做了一盘香喷喷的拌面 因为头癣和癞疮,王淑珍一根头发都没有,阿尼帕只好用头巾裹住她满是脓血的头,背着她去看病。路上,王淑珍伏在阿尼帕的背上,轻轻地叫了声:“妈妈。”为了治好王淑珍的头癣和癞疮,阿尼帕每天都带王淑珍去医院上药。两个月后,王淑珍终于长出了浓密的黑发,恢复了以往的清秀 就这样,在毫无血缘关系的阿尼帕的关爱下,王淑珍的命运从此改变。阿尼帕给王淑珍取了维吾尔族名字哈比扎,意思是“维护” 王淑珍在阿尼帕家住了一段时间后,阿尼帕了解到王淑珍还有一个哥哥王作林和两个妹妹王淑华、王淑英,便把他们都接到了自己家 在回忆起被领回阿尼帕家第一天的情景时,已是中年的王淑珍泪流满面。她说,直到现在,她依然留着过膝的长发,因为是妈妈给了她这头青丝,她要用这长发见证和铭记这份无私博大的母爱。如今,已经开餐厅的王淑珍,仍然认为妈妈30多年前给她做的那盘拌面是她这辈子吃到的最香、最美的一顿饭 1989年2月,王淑珍的继父金学军因病去世,留下了金海、金花、金雪莲3个孩子,阿尼帕又义无反顾地将这3个汉族孤儿接到了家里 至此,阿尼帕和丈夫阿比包共收养了10个孤儿,加上自己生育的孩子和3个妹妹,共养育19口人。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这样一大家子人要吃饱肚子,谈何容易 当时,阿尼帕家有4间土平房,19个岁数差不多的孩子睡在一张大炕上,炕上先铺麦草,再铺床单,男孩睡一边,女孩睡一边,盖一条破旧的大毯子。虽然生活很艰辛,但孩子们回忆起童年时,感觉更多的是幸福和快乐。男孩子们帮助爸爸打土坯、放羊,女孩子们帮助妈妈洗衣服、洗羊头,每个人都为这个家贡献着力量,同时也享受着温暖。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妈妈会把牛奶做成酥油,大家围在妈妈的身边,一群孩子排着队,妈妈把酥油一小勺一小勺地喂进他们的小嘴里 就是在那样的年月里,阿尼帕也没有被生活的重担压垮,始终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尽管连吃饭穿衣都很困难,但阿尼帕夫妇省吃俭用,仍然让孩子们去上学。家里用不起?灯,阿尼帕就找来破棉絮搓成条,放在羊油碗里做成油灯照明,让孩子们学习,19个孩子没有一个因家里穷而辍学 一大家人最让阿尼帕发愁的是一日三餐问题。做一锅饭一个人分不了一碗,锅就见底了;打一坑馕饼,19个孩子围在馕坑边熟一个吃一个。在孩子们的记忆中,生活虽然苦,但从没饿过肚子。妈妈总是做好饭后就离锅远远的,一碗稀稀的奶茶撒一把麦粒就是她的一顿饭。 笑声总比别家多 为了让孩子们吃上饱饭,阿尼帕几乎把家里的全部收入都换成了食物,春天粮食不够吃,她就去地里挖野菜,秋天还要出去捡麦子、收土豆。尽管如此,生活依然捉襟见肘。为了多赚些钱给孩子们交学费,丈夫阿比包下了班就去打土坯卖钱。他还去帮别人宰牛宰羊,就是想得到一些牛羊杂碎,用这些换面粉、玉米面给孩子们吃,以此改善一家大小的生活 为了贴补家用,阿尼帕在县食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