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VAM中马铃薯Y病毒抗性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ppt

烟草VAM中马铃薯Y病毒抗性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烟草VAM中马铃薯Y病毒抗性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烟草VAM中马铃薯Y病毒抗性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牡丹江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魏继承 马铃薯Y病毒简介 马铃薯Y病毒(PVY)是马铃薯Y病毒科马铃薯 病毒属的重要成员,于1931年在马铃薯中首次被发现,从 1953年起 PVY在欧洲尤其在马铃薯种植区广泛流行,20世纪 70年代该病毒在美洲扩展,20世纪 90年代初其在亚洲开始呈上升发展趋势。 PVY 致病机理研究 症状:花叶症+脉坏死,是寄主与病毒之间复杂的细胞和超细胞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烟草VAM中的隐性抗病基因 1961年, Koelle 经射线处理,育成抗性品种VAM(Virgin A Mutant) ; eIF4E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抗性 2000年, Schaad 检测到烟草蚀刻病毒 VPg蛋白同翻译起始因子eIF4E的互作。 本研究室工作 eIF4E-6基因组上长度约为5.3kb,在感病烟草和抗病烟草间似乎并无差别。 抗病烟草中,eIF4E-6似有正常转录产物,编码219aa。 同Va的序列差异 LJ925 MAEEAEKLRVDEVEVVDDGPEEGEIVDESDDTASYLGKEIKPKHPLENSWTFWFDNPMAK VAM MAEESEKLRVDEVEVADDGPEEGEIVGESDDTASYLSKEIKAKHLLENSWTFWYDKN-TK ****:**********.********** *********.**** ** ********:*: :* LJ925 SRQAAWGSSLRELYTFSTVEDFWGVYNNINHPSKLVVGADFHCFKHKIEPKWEDPVCANG VAM SRQAAWGSFLREVYTFSTIEDFWGVYNNINHPSKLVTGADFHCFKHKIEPKWEDPVCANG ******** ***:*****:*****************.*********************** LJ925 GNWTMSFSKGKSDTSWLYTLLAMIGHQFDHGEEICGAVVSVRNKGDKIALWTKNAANETA VAM GKWTMSFSKGKSDTSWLYTLLAMIGHQFDHGDEICGAVVNVRGKEDKIALWTKNAANETA *:*****************************:*******.** * *************** LJ925 QVSIGKQWKEFLDYSNSIGFIFHDDSMRLGRGAKNRYTV VAM QVSIGKQWKEFLDYSDSIDFIFHEDAERHGRGAKNRYTV ***************:** ****:*: * ********** 序列分析表明:突变产物为烟草中eIF4E另一成员,功能尚未鉴定。 Ntab0285480 Nicotiana tabacum, expressed protein, similar to ABC transporter B family member 9 结论 eIF4E-6确为Va基因,烟草VAM抗病性源于该基因的缺失。 后续工作 烟草抗性资源育种。 材料:LJ925。 技术手段:CRISPR/Cas9 CRISPR/Cas9系统工作原理 前景 CRISPR/Cas9系统将在未来的育种工作中广泛应用 谢谢! * PVY是目前我国烟草生产中普遍发生的重要病毒病之一,其引起的产量损失高达 25%~45% 。 1973年,Gupton,杂交鉴定VAM抗性由单一隐性基因控制,命名“va”。而后这一基因相继导入其它品种如TN86、NC744、NC745。 1997年,Nicolas以TN86为材料,发现烟草脉带花叶病毒VPg蛋白变异能够克服va基因给予的抗性——抗性突破。 va基因的探索历程 1999年, Masuta研究发现病毒VPg蛋白单一氨基酸替代可引发VAM抗性突破。 va基因的探索历程 1997年,Wittmann通过酵母双杂交发现芜菁花叶病毒的VPg蛋白能够同拟南芥eIF4E(iso)互作。 eIF4E的功能 mRNA of PVY AUG M 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复合体中eIF4E与病毒VPg蛋白结合。 (VPg) va基因的探索历程 2002年,Ruffel证明在辣椒中eIF4E为隐性抗病基因。 va基因的探索历程 基于eIF4E的RFLP A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4E (eIF4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va” Tobacco Recessive Re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