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析蒙古族生态文化及其现实意义.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蒙古族生态文化的特点与启示 冯冀,王钰鑫,齐浩琪1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学院,吉林省白城市中兴西大路57号 137000; [摘要]蒙古族作为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极富特色的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蒙古族的生态文化即蕴含于此。蒙古族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文化思想,对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四伏等现实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蒙古族;生态文化;启示 生态文化是人们根据生态关系的需要和可能,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体概括,包括这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宗教信仰、法律制度、风俗习惯等,从根本上讲生态文化是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体系,也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观念体系。 蒙古族,作为中国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在蒙古草原上繁衍生息,造就了其独特的生产方式,也产生了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俗,蒙古族的生态文化就孕育其中。 一、蒙古族生态文化的特点 1、宗教信仰中的生态文化 宗教作为民族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在适应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感情。宗教信仰具有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同时也具有生态功能。长期以来,宗教中的生态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蒙古族人民,久而久之便自然内化为少数民族根深蒂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道德。 长期以来,大部分蒙古族人住在辽阔的草原、沙漠、森林、高原等复杂地形中,那里气候恶劣,变幻无常,人们时常面临着生存的危险。加上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能作出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因此,蒙古族人相信大自然是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主宰的,由此宗教信仰及其相应的生态哲学思想应运而生。 萨满教信仰万物有灵,认为上天主宰一切,大地养育万物,掌握万物生长,万物皆有灵。萨满教认为天地具有化育万物的功能,而人间父母也有生育子女的能力,所以并形成了“天父地母”论的世界观。他们把“苍茫大地”当做“众生灵之母”,把“上尊汗天”当做“万物之父”。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对象众多,包括天神、地神、火神、水神、日神、月神、动植物神等。尽管萨满教的自然崇拜有些是盲目的,但在其自然崇拜中,却体现了孕育了生态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同时部分宗教禁忌则一定程度上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起到了保护生存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佛教的核心思想是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包括人在内的自然万物都是整体的一部分,“有此则有比,此生则彼生;无此则无彼,此灭则彼灭”1,宇宙一切事物都处于错综复杂的因缘关系中,他们互相缘起,相互依存,互为影响。藏传佛教(黄教)作为佛教的分支,其核心思想也是如此。随着藏传佛教的传入,萨满教逐渐衰落。藏传佛教主张众生平等,认为宇宙万物都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并互相转化的,如果人类视为自然地主宰,那么人类将最终深受其害。所以对待一切生命都应存在仁爱之心,要尊重生命,对生命不得随意杀生,这种宗教观形成了一种自然与生物和谐共存的理念,从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佛教当中的不得随意杀生主张,与萨满教中用人畜殉葬、滥杀牲畜以供奉死者的灵魂的殉葬方式相矛盾,而前者更容易被蒙古游牧民所接受和传承,使蒙古族人的传统价值观和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不仅改变了原有的落后风俗,更形成了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有利于草原游牧业的发展。在藏传佛教中所呈现出来的因果法则、慈悲为怀和众生平等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荣、协同进步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人们自觉维护着人与自然地平衡。 2、习惯法及成文法中的生态文化 由于蒙古族人民意识到生存资源的重要性,所以在利用宗教禁忌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同时,将对自然的保护逐渐体现在法律行为当中,包括习惯法和成文法。习惯法形成较早,其理念转化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社会控制手段,并潜移默化、深入人心,这些禁忌也是后来成文法形成的主要来源。如在《史集》中记载到:“春天和夏天,任何人都不得在日渐坐于水中,在河中洗手,不用金银器汲水,……”这就在客观上保护了水污染,防止水污染及疾病传播。 《成吉思汗大扎撒》颁布于1206年,之后逐渐完善,是蒙古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曾经把一些对生态保护有益的萨满教禁忌用法律的方式体现出来,其关于生态保护的内容包括保护草场、严禁草原荒火和垦地、保护水资源以及保护野生动物,尤其保护怀孕和带幼崽的野生动物等。如“禁草生而锄地”“禁遗火而燎荒,违者诛其家”“禁浸溺于水中,或藏匿于灰烬之上”2,这体现了对草场的保护。 如“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在白昼如水,或者在和重吸收,或者用金银器皿汲水,也不得在原野上晒洗过的衣服……”3的规定,目的是为了节约水资源;蒙哥汗登基时,颁布诏书:“不要让各种各样的生灵和非生灵遭受苦难。对骑用或驮用家畜,不许用骑行、重荷、绊脚绳和打猎使它们疲惫不堪,不要使哪些

文档评论(0)

xjdo7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