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

不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 时间:2004年10月11日 一个大学女生给我打来电话,她说她是一个同性恋患者,因为她喜欢跟自己的女朋友在一起形影不离,看到男生就拒斥并害怕;一个男青年说他有严重的抑郁症,因为长期的失眠引起了神经衰弱,久治不愈;一个家长说她的孩子有多动症,让他做作业,他却一会看电视一会打游戏;一个男生说自己有强迫症,因为他正在暗恋班上的一个女生,想看她又告诫自己不要,可一边对自己说不要偏偏一抬眼就看到了她?? 每个人都把自己的痛苦讲述得详尽细致,并且希望在电话这端的我立刻给他们开出一副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来。这个时候给我很大的压力。 人们常说病急乱投医,久病成良医,这是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痛苦中浸泡太久太苦,急于解脱,可惜的是,很多来访者都没有找过正规的心理医生,就擅自给自己加上了这样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让自己失去了自信。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请大家不要给自己乱贴标签。在没有得到确诊前,自己根据一些心理学书上似是而非的标准而给自己先下了一个消极的判断,往往是没有毛病也会弄出毛病来。这也算是一种标签效应吧,用心理学名词说是:皮格马里翁效应。 比如说那个女生,她个性上比较羞涩胆小,其实在内心里渴望与男生有接触,但是又害怕,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同宿舍的女生成了她的一个极好的替代与过渡,这是一种很自然的青春期现象,可她却为自己扣上了一顶让人望而生畏的帽子,反而让自己在正常的男女交往中更加放不开手脚了。 那个患抑郁症的男生,他现在已经在读研究生了,他的症状更多的是由于用脑过度体质不佳而引起的,当然也有心理上的因素。但是,若如他所说,自己有十几年的抑郁症还能顺利地考上研究生,那他已经创造奇迹了。既然自己有这么强大的力量,为什么不更加自信一点呢? 又比如说那个说自己孩子有多动症的家长,他的孩子其实在看电视玩游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注意力是很集中,而真正的多动症状患者是无论做什么都注意力难以集中的。可是这个家长将自己没什么毛病的孩子带着四处求医,吃药,让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有问题的与众不同的人,于是,其他的问题就随之出现了。 还有强迫症,其实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强迫症状来,比如出门之后怀疑自己没有锁上门,想要回去再看一看等等,但是,强迫症状是不同于强迫症的,前者可以说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点,但后者则是应给予系统治疗的病态了。 现在,心理学名词满天飞,随便捞上一个给自己扣上似乎是很轻松的事,但是千万千万不要太率性而为哟。尤其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什么症什么症的,因为,往往当你把自己或者别人看成是什么样的人,你或者是别人就会慢慢地变成为什么样的人。 -------------------------------------------------------------------------------- 金羊网 2009-05-25 08:24:18 本报讯 (记者/张胜波实习生/冯建叶通讯员/郑维群)今天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广东相关专家今年更加关心在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昨日,“大学生就业创业与心理健康”主题研讨会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召开,30多位来自一线的工作人员参加了研讨。与会专家认为,大学生在就业当中遇到的压力和挫折是正常现象,不要给大 学生贴上“心理问题”标签。 “成功校友”难见基层大学生身影 宁可为大城市的一个岗位争得头破血流也不愿去基层就业,这仅仅是因为大学生自身就业观念有偏差?研讨会上,心理专家和老师共同反映:学校树立的成功典型都是在大城市的成功人士,就业导向上就不鼓励学生去基层。 “一提到成功校友,都是在大城市创业,赚了多少钱。很少提到在新疆、在西藏工作的同学”,来自中大的同学提出,自己在专业领域内能够看到的辉煌成就都是在大城市实现的,难见基层大学生的身影。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郭丽还提出,各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大学生下基层,其中父母的期待和社会价值观对大学生去基层也有消极影响。学生愿意留在大城市发展无可厚非,但是找工作应该有一个“下限”,“都想找白马王子的话,肯定有人要守寡了”,她认为。 媒体渲染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恐慌 “周围的同学告诉我,大家找工作还算比较顺利,没有出现很大问题”,华南农业大学的同学认为,许多就业心理上的压力实际上都是来自于社会上渲染的数据和说法,而非亲身体验。无独有偶,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卢同学也认为,来自社会的声音让人误以为所有大学生的就业都会出现问题,这对一些本来具有就业优势的同学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 华南理工大学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黄建榕提出,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渲染已经造成了社会恐慌,而这种恐慌已经从大四学生扩展到了大三、大二甚至大一的学生。现在,低年级学生甚至比毕业生更加关注心理健康问题。

文档评论(0)

lifuping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