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王阳明(1472-1528年),本名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为他曾在阳明洞读书、讲学,自称为阳明子,后世学者称他为阳明先生。
王阳明出身在官僚家庭,父亲王华官至南京吏部尚书。他考中进士后,历任各种地方官职。在任官期间,多次镇压农民和少数民族的造反起义。同时他又认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于是所到之处,制定规约,开办社学、书院,并亲自讲学。正德三年(1508年),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在那里开创龙冈书院,从事讲学活动。次年,又到贵阳的书院讲学,开始倡导知行合一说。正德十三年(1518年)他在江西任官期间,修建濂溪书院并讲学其中,又集门人于白鹿洞书院。后又在浙江设立稽山书院。明中叶后书院兴旺,与王阳明积极倡办书院有直接关系。
王阳明年轻时信奉程朱理学,但在修行中对朱熹的为学之道产生了怀疑。他最终领悟到,理就在我心中。于是与程朱理学分道扬镳,转向承袭陆九渊的心学,后人将他们的思想合称陆王心学,成为理学中的重要派别,具有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王阳明死后,他的弟子后学继续传播和发展阳明学,虽然在政治地位上取代不了程朱理学,但在思想界的影响巨大,而且远播海外。
王阳明的语录、文录、杂文,由其弟子汇编成《王文成公全书》(也称《阳明全书》)。其中反映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是《传习录》。
二、致良知的教育目的
王阳明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为基础的。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中。所以他不承认有客观存在的理,认为心即理,这就是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核心,万事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
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是道德生成的根本及为人的本质所在,良知就是天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是因为天理纯全,良知常在。而一般人的良知常被物欲、邪念所蒙蔽,就象明镜常为尘埃蒙蔽而失去明亮一样。除掉物欲、邪念,也就是做为善去恶的工夫,从而恢复本心,这就是致良知。 他指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而已。 它的内涵,也就是理学家共同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说: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王阳明不同意朱熹格物穷理的主张,认为认识理,从本质上说,不是外求的过程,而是体验吾心之良知。按照心即理的原理,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亲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亲之理。其他道德也是这样。如果理只是外在的道德认识,而不进入自己的内心,那就会是说的、做的是一套,而心里想的可能却是另一套。或者要求别人的是一套,要求自己的却是另一套。他看到社会道德虚伪的一面,想从匡正人心的根本途径来维护封建道德。
三、论教育教学原则
总的来看,王阳明的观点是更多地继承了孟子学说。
1. 立志
树立正确、坚定的志向是致良知的前提,也是致良知的体现。王阳明认为,无志向的人,譬如一块死肉,打也不知痛痒,恐终不济事。所以他强调:务要立个必为圣人之心。立志与勤学紧密相关: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只有立定志向,方能勤学不倦;而立定志向后,也必然会勤学不倦。这确实说到了根本之处。
2. 自得
致良知本身就意味着自求自得。自得包含三层含义:一是自我得之,而不是靠别人包办。他说: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自一了百了。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教师应起点化的作用,但归根结蒂还得由学生自己消化,否则教师也点化不了。二是自觉地有所得,而不是迫于外部压力不得不学,所以王阳明强调要立志,凡学之不勤,必志之未笃也。三是得之于己,即最终要把学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致良知的结果。
王阳明并不反对读书学习,特别是读经,但与朱熹的宗旨有所区别。朱熹强调从经书中去钻研圣贤之道,即穷理。王阳明则认为:《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 经书的精神实质(理)是与自己的本心相通的。读经的目的正是要通过体认经书的理,来启发自己的良知。因此,王阳明主张读书贵精而不在多。他指出: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意,口诵心惟,字字句句,紬绎反复。久则义理浃洽,聪明自开矣。 读书还必须开动脑筋,独立思考。他指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不敢以为是也。这里体现出反盲从、反迷信的倾向,也被正统程朱理学派视为异端邪说,斥之为病狂丧心之人。由此可见,阳明学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思想解放的作用。
3. 知行合一
王阳明所说的知和行主要是就伦理道德而言, 知,是知善知恶,即人们的道德认识;行是为善去恶,即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包括情感,如他说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 。王阳明提出 知行合一,作为致良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其含义,一是指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知中有行,行中有知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是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并进,缺一不可。如不重知,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环氧大豆油低沸点真空蒸馏装置.pdf VIP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pt).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1“PEOPLE OF ACHIEVEMENT”Learning About Language—Discover Useful structures说课稿.doc
- 高考江苏卷:2024年《地理》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pdf
- 《GBZ 25320.1001-2023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 数据和通信安全 第100-1部分.pptx
- 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事故隐患重点排查事项清单.docx
- GBT1800.2-202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公差带号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pdf
- 弹唱比赛评分表.doc VIP
- 《汽车营销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VIP
- 应急抢险装备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