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心内科.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势病种-心内科

附件1: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胸痹心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疗方案 一、疾病诊断 (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I7—2008),第一诊断为胸痹心痛(TCD编码:BNX020)。诊断要点: 1、以心前区疼痛、憋闷、短气为主症,表现为胸骨后或胸膺部发作性疼痛,常为绞痛、刺痛或隐痛;疼痛可放射于左肩背、左臂内侧、颈、咽喉等部位,时作时止,反复发作;疼痛一般持续数十秒至十余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休息或服药后可缓解;多伴有心悸怔忡、短气乏力、呼吸不畅,甚则喘促、面色苍自、自汗等;可见相应舌象和脉象。2、中年以上人群多见,常因劳累过度、七情过激、气候变化、狂饮饱食等因素而诱发;部分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 (二)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指南如下:1、中华医学会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 (3):195-206);2、中华医学会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4):295-304);3、中华医学会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8):675-690)。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分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ICD-10编码:I20.805)、不稳定型心绞痛(ICD-10编码:I20.001)、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ICD-10编码:I21.403)和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ICD-10编码:I21.304)而分别进行诊断与治疗。 二、证候诊断 (一)主证 1、气虚血瘀证 主症:胸痛;胸闷或不适 次症:A、倦怠乏力;气短懒言。 B、口唇紫暗;爪甲紫暗;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迂曲、怒张、色 紫暗。 舌脉:舌淡苔薄;脉沉弱或涩。 诊断:主症中1项+次症A中1项+次症B中1项,结合舌脉。 2、气滞血瘀证 主症:胸痛;胸闷或不适。 次症:A、两胁胀痛;情志抑郁;善太息;烦躁。 B、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迂曲、怒张、色紫暗;口唇紫暗;爪甲紫暗。 脉象:脉沉弱或涩。 诊断:主症中1项+次症A中1项+次症B中1项,结合脉象。 3、痰阻血瘀证 主症: 胸痛;胸闷或不适 次症:A、头重如裹;肢体困重;痰多;口粘腻。 B、口唇紫暗;爪甲紫暗;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舌下静脉迂曲、怒 张、色紫暗。 舌脉:舌苔白腻;脉涩或弦滑。 诊断:主症中1项+次症A中1项+次症B中1项,结合舌脉。 (二)次证 1、寒凝心脉证 主症:胸痛;胸闷或不适。 次症:感寒痛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舌脉:苔薄白,脉沉紧。 诊断:主症中1项+次症中1项,结合舌脉。 2、气阴两虚证 主症:胸痛;胸闷或不适。 次症:气短心悸;动则益甚;神疲懒言;五心烦热;口燥咽干。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主症中1项+次症中1项,结合舌脉。 三、治疗方案 (一)心痛急性发作期处理 在急性发作期应以消除疼痛为首要任务,应积极采取措施予以控制心痛发作,可选用或合并运用以下措施。 1、郭士魁宽胸气雾剂,由荜拨、良姜、元胡、檀香、冰片、细辛组成,心痛发作时立即口腔喷洒,每日8~10次。 2、虚寒体质,由于寒凝气滞,心脉不通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立即含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丸;或服用郭士魁心痛丸(檀香、白胶香、荜拨、麝香、冰片等)、郭士魁宽胸丸(良姜、元胡、檀香、冰片、细辛等);或嚼服冠心苏合丸,每次1丸,间隔5~10分钟可重复使用。 3、痰热体质,由于热灼津液,化痰阻络,心脉不通所致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立即含服速效救心丸,轻者一次含服4~6粒,胸痛严重者一次含服10~15粒。一般含服后5分钟起效,舌下应有苦辣味和清心透凉感。如果10分钟后不缓解,可酌情再服用4~6粒。也可含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或心灵丸2粒/次。 (二)分型论治 1、主证 (1)气虚血瘀证 治法:补益心气,活血止痛。 方药:《医林改错》补阳还五汤加减,基本方:黄芪30g,人参15g,当归15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2g,赤芍15g,地龙15g。或选用郭士魁益气活血汤:黄芪15g,党参15g,黄精15g,当归15g,川芎15g,赤芍15g,郁金15g。 加减:若瘀血甚,胸痛剧烈者,加乳香l0g,没药l0g,延胡索12g,降香10g,丹参12g以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2)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加减,基本方:桃仁15g、红花12g、当归15g、川芎15

文档评论(0)

lifuping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