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遇、态度与社会转型——80后青年的社会学研究.doc

境遇、态度与社会转型——80后青年的社会学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境遇、态度与社会转型——80后青年的社会学研究

境遇与态度: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当代青年 来源:网络转摘 作者:孟蕾 点击:8304次 时间:2013-1-11 16:10:21 摘要: 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主办的“境遇与态度: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当代青年”研讨会于2012年5月10日在社会学所召开。本次研讨会定位为中国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当代中国青年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研究”的首次专家会议,旨在将中国当前的青年问题置于体制转型与社会变迁的背景中进行讨论。本次研讨会关注的主题有:转型中的青年教育和就业问题、青年文化和消费问题、青年互联网行为及公民参与问题以及青年价值观和政治态度问题;此次研讨会共设计了“大学生、教育与青年问题”、“青年政治态度”、“青年与互联网”和“青年与社会稳定”这四个专题的主题发言。 一、研究背景:青年研究的社会转型视角 较之西方相关研究,中国的青年研究有其独特的学科传统和研究进路,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与西方国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青年的特性之一便是对社会变迁尤其敏感,这是由青年所处的人生过渡阶段所决定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青年“放大”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某些效应,将目光聚焦于青年,提倡青年研究的社会转型视角,实为另一个侧面的中国转型研究。不同于过往研究中偏重的对于社会转型结构性的宏大叙事,引入“青年”这一对变迁有特殊意义的群体,可以将社会转型时如何在每一个经历它的人身上刻下烙印的过程凸显出来。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研究员首先介绍了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的发展历史、最近与金砖国家比较研究的合作以及即将推进的院重点课题的青年项目。近期国际国内的变化使得青年问题再次受到学界关注,在大国迅速崛起、社会变化剧烈的背景下,代际差异被凸显,而青年一代正是大国走向未来的支撑者,这构成本项目的研究背景。本项目已经进行了全国性的大学生调查,下一步要做全国范围的青年调查。已有成果表明,中国现在的青年一代与其他国家相比,代际的断裂更为明显和独特,一方面是由于“80后”、“90后”的成长过程恰恰与改革开放相融合,国家经济地位迅速上升、社会全面开放,他们的生活环境和上一代人差异非常大;第二方面就是人口控制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现在城市里这一代人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到的关注、关爱和上一代人不完全一样。再加上正是处在全球化大变革的时期,中国的价值观念体系现在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这种矛盾也在社会对青年人评价的两极分化中体现出来:既有尖锐批评的说法,像“月光族”、“啃老族”、“小皇帝”;也有积极的评价,特别是在汶川地震以后,在青年一代中激发了社会责任感。综合这些社会现状,进一步的研究希望能全面、客观地刻画出这一代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尤其是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上的代际差异;同时也希望融合社会学的其他分析,比如以分层的视角探析青年一代内部的巨大差异。尽管当前诸如青年研究、家庭 研究在社会学研究中都较为边缘,但这些研究涉及到的都是社会变迁的具体承载者,青年一代马上将成为社会的支柱,关乎国家未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 二、大学生、教育与青年问题 (一)社会转型下教育和就业体系的发展要求 团中央学校部杜汇良副部长介绍了团中央学校部的工作对象是中学、大学和研究生,是青年群体中在学校里成建制、成批次的最主要群体,他将教育和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与国家政策和宏观布局结合起来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 首先,教育和就业是民生最基本的要求,让青年群体接受适合的教育、从事适合的就业,这是真正的民生。随着社会转型,一方面,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由规模增长到了质量提升的阶段。从“九五”末期到“十一五”末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2%提升到24%,并且按照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达到40%。其实这个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来得有点快,据欧盟的相关研究结论,教育结构和教育水平直接关乎到经济发展的结构、速度和稳定,教育超前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稳定。国外很多经验告诉我们,当大量青年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较高的人生期待和目标,但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不足以给这么多青年人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时,他们的抱怨就会非常大,而且这种群体性的抱怨可能会酝酿成改革、革命或暴乱。另一方面,就业已经完成由纯粹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从原来统包统分到现在双向选择,并且由单一的就业模式已经逐步向就业和创业共同并进的多元、灵活的模式转变。也就是说,青年的教育和就业问题与日益复杂的国际国 第三,关于结构和布局的问题。北大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就业落实率现在是“两头高、中间低”(博士生的落实率最高,为83.0%;其次是专科生,为76.7%;再次是硕士生,为75.3%;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68.7%),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之间不匹配;对于

文档评论(0)

lifuping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