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项目作业统一格式.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项目登记表 项目名称: 系别年级: 专业班级: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年 月 日 一、选题意义(本项目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直隶总督府是古代官衙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见证,也是世界人类文化遗产。清代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与直隶总督府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历史内涵丰富,故有“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说,但其深厚文化内涵和警示教育作用更是意义深远。 二、实施方案(本项目具体展开的时间安排、组织形式、成果形式) 时间安排:2013年5月18日下午 组织形式:231宿舍8名成员集体乘坐51路公交车到达直隶总督府 成果形式:论文。。。。。。 三、组成员成果正文冉庄地道战遗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处重要战争遗址。冉庄地道战是冉庄人民与日寇艰苦卓越斗争的一个伟大创举。   冉庄始建于隋代,唐代植槐于街,宋朝一度繁荣,素有唐村宋镇之说。冉庄地道始挖于1938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南侵,使冀中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战争苦难。为了防御敌人的袭击,保存自己,抗御外侮,冉庄一带人民开始挖地洞,最后挖成地道。冉庄地道一般宽0.7至0.8米,高约1至1.5米,上距地面2米多。地道以十字街为中心,顺沿东、西、南、北大街挖成4条干线地道,再由干线延伸出20多条支线,直通村外和周边几个村,最后挖成户户村连、村村相通、四通八达、上下呼应,长达16公里的地道网。村里的十字街基本保持了三四十年代的原貌,街道上到处可见地堡和高房工事,几乎每个院落都是文物保护单位,沿街统一的黑漆木门上都贴着一小块门牌,上写“冉庄地道战遗址文保字X号”字样。冉庄最著名的就是十字街口的两棵老槐树。但它们已不再枝繁叶茂,它们死了,只留下干枯的枝干无言地伸向天空,仿佛战争遗留下的标本。人们心中的大槐树是有灵性的,它的生死都含有寓意。其实是当年挖地道时破坏了大槐树的根系,大槐树才逐渐枯萎的。那口大槐树上的古钟还在,高高地悬挂在干枯的枝丫上,成为了冉庄的标志,仿佛随时在警示着人们。冉庄抗日武装委员会旧址冉庄抗日武装委员会曾在此办公,这里是冉庄决策和指挥武装斗争、地道斗争的主要指挥所,又是为我主力部队组织和输送兵员的地方。地道战纪念馆展厅内珍藏着宝贵的革命文物431件,其中一、二、三级革命文物101件。辅之以声光电等现代化展览手段展现当年情景。来到冉庄,是一定要爬地道的。现在的冉庄地道有一部分是当年修建的,有一部分是后来重修的,重修的大都高大宽敞些,有一米七五高,方便游人参观。旧的则低矮很多,大约只有一米多的样子,不到一米宽,人在里面直不起身子,躬着腰钻来钻去的竟一路停不下来。冉庄地道战遗址每年吸引大批中外游客来这里参观旅游,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而那高高耸立的老槐树,那树杈上饱经风霜的古钟,那陈旧斑驳的磨房,那渐被风化的石碾……以及那街道墙上刷着的大幅抗日标语和那隐于房根墙角的枪眼和工事,都让游客仿佛置身于抗日战争年代的烽火乡村。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959年建馆并对游人开放。现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2005年被列为全国首批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如今这里成了一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了解中国人民不甘屈辱的斗争史,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在斗争实践中,冉庄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和艰苦的劳动,把地道网建设得十分完备。地道分为作战用的军用地道和供群众隐蔽用的民用地道。地道内有指挥部、休息室、储粮室,设有路牌和油灯,还有地下兵工厂、翻眼、陷井等多处秘密设施。同时,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特征,在墙壁、地面、井壁、牲口糟、炕面、锅台、衣柜等不易发现处,巧妙的构筑地道口,并加以伪装,使敌人难以发现。为了便于监视、射击敌人,还利用高房、地面等有利的地形地貌,构筑工事多处,并与地道相通。同时,在街道、路口遍布地雷,将引线引入地道。这样,冉庄地上地下各种工事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个立体火力网,成为一座能打能藏、可攻可守、进退自如的地下长城。   抗日战争时期,冉庄人民饱尝了日寇的血腥屠杀,经受了血与火考验的冉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暴,奋起

文档评论(0)

DQWvpUSYMv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