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 10年第1期 当 代 财 经 NO.1 , 2010
总第302期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Serial NO.302
对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相关性的探讨
1a 1b
辛 波 ,于淑俐
(1.山东工商学院 a. 经济学院;b. 工商管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摘 要:近些年来,之所以演化出 “土地财政”这一具有非褒义的概念,是因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
景。这不仅有财政体制上的原因,也有城市自身扩张与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原因。 目前,土地财政在推动地
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证分析表明,GDP 虽不是土地性财政收入的Granger 因,而GDP 却
是土地性财政收入的Granger 果。地方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威胁
我国粮食安全、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加剧购房居民的负担等,而且也会扩大政府的寻租空间。为此,地方
政府必须寻求摆脱经济增长对于土地财政依赖的路径选择,要转变经济增长观念、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充分
发挥土地流转机制的作用、不断完善土地法规的相关内容等。
关 键 词:土地财政;地方经济增长;财政体制改革;官员政绩考核;土地流转机制
: :
中图分类号 F8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0892 (2010) 01-0043-05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国力不断提升。究其原因,当然有很多,从总的方面来说,既有
宏观调控的成效,又有微观效率的提高。但有一个因素往往被人们忽略,那就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众所周知,自20 世纪90 年代末以来,地方政府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投入。但是,由于受预算内经常性财政收入的约束,
地方政府巨大财政支出的亏空必需要税收以外的财政收入来弥补。于是,政府所掌握的重要资源———土地,
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各地方政府筹集财政资金的首选,并逐步成为地方经济增长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极大
依赖。
一、土地财政的内涵及产生的缘由
何谓土地财政?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其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但对其内涵我们并不难以理解,那就是政府
财政收入对土地收益的极大依赖。可以想象,如果政府预算内经常性收入能足以支撑起财政支出,那么,近
几年就不可能只是在我国才演化出这一非褒义性的概念。对于土地财政的起源,也许我们无须做过多的探究,
但对于土地财政的缘由,我们还应做一些细致的探讨。
1. 财政体制上的原因
1994 年进行的税制改革,将我国的税收收入分为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两大类,其中,中央收入占据了税
收收入的大头。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993 年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2%和78% 。
而到了 1994 年,这一比重分别变为55.7%和44.3% 。与分税制改革前相比,地方财政收入下降了30%。在财
政收入下降的同时,地方政府所要承担的事权并没有相应减少,这就直接导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事权与
财权的不一致。“财权上移”、“事权留置”,形成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间的巨大缺口。因此,要维持其财政
收支的平衡,土地出让金就成了众多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主要渠道。
2. 城市扩张的原因
—————————————————
收稿日期:2009- 07- 21
基金项目:山东省半岛经济研究基地项目 “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 (08JDBO6)
作者简介:辛 波,山东工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财政、货币政策研究;于淑俐,山东工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会计
理论与政策研究。
当代财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