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恭三师与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的创立
立 创 的 心 中 究 研 史 古 中 国 中 学 大 京 北 与 师 三 恭
恭三师与北京大学
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的创立
张希清
1992年12月邓广铭恭三师在其为《邓广铭学术论著自选集》所
写的《自传》中说:“经我的倡议,为‘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快出
人才,快出成果’,于1982年成立了北大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由
我任主任,迄于1991年卸任。在此十年之内,在此中心培育出许多名
杰出学人,在学术上做出了突出贡献,这是我晚年极感欣慰的一件
事。”1979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在“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招收中国
古代史专业的研究生,我即考在恭三师的门下;1982年毕业后,又留
在先生所创立的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工作,先后兼任该中心秘书、主
任助理、副主任和主任等职,追随先生近20年。今年是恭三师105岁冥
寿,现仅将先生创立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的经过作一个简单
的回顾,以资纪念。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迎来了学术发展的春天。1978
年1月恭三师等北大历史学系的几位教授就提出了关于建立唐宋史研究
机构的建议。经过三年的酝酿,至1981年6月1日,恭三师与周一良、
宿白、王永兴、田余庆等五位教授又提出了更加成熟的建立北京大学
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的组织方案及工作计划。
恭三师等五位教授为什么在这时提出建立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
的建议呢?他们在《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组织方案及工作规
141141
划》中写道: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遗产极
为丰富。研究中国历史,既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提供宝贵的借鉴,又可以为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爱国
主义教育提供生动的教材,这对于我们建设高度物质文
明和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说,尤为重
要。……但是,我国目前对本国历史的研究,不但对于一
个历史悠久的祖国说来极不相称,对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
需要说来极不适应,而且对于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的国际
地位说来也极不相称。除了在考古学方面,我们在世界上
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之外,在各个时代的历史学研究方
面,有的竟落后于外国对中国的研究。(例如敦煌文书的
研究,就经常受到日本人的讽刺,以为敦煌虽然在中国,
而敦煌学却在日本。)这种现象决不应容许继续存在。
可见,恭三师等是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之后,
为了改变中国古代史研究落后和后继乏人的状况而提出这一具有战
略意义的建议的。
那末,怎样才能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呢?恭三师等在《组织方案
及工作规划》中接着写道:
要改变这种落后状况,必须根本改变过去那种“分
散经营、手工作业”的研究方式,实行集中规划、分工协
作,充分发挥现有的人力物力,以期真正能够达到“多出
人才,快出人才;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目的。一句
铭 广 邓 念 想 话,就是要实现历史科学研究的现代化。在这方面,日本
的东洋文库、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和京都大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