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最美古村落,高要黎槎村.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开肇庆后,驱车来到距离肇庆22公里的高要黎槎村(八卦村)。在GPS上是找不到八卦村的,必须输入黎槎村。来到八卦村已是中午一点钟左右,天气炎热,大多数的村里人在午休。遇到村里有人结婚,看到了满地的炮屑,村头等待吃喜宴的亲戚及后来在村里酒堂吃喜宴的人们。这种场景为此次村里采风,增添了可望不可求的人文景观。 黎槎古村婚娶时满地炮屑 黎槎古村落位于高要市回龙镇北面的黎槎岗上。该村初为周姓人士开村,故原称周庄,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南宋时期,由于该村没有水利堤防设施,低洼地带常受洪水淹浸,所以村民们多将房屋建于山腰上。因该山岗形体似凤,故又名凤岗。凤必朝阳,所以村民们都选择了凤岗的东面或东南面进行居住,祈求村庄不断发展壮大,期望族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南宋嘉定后期(1218年-1224年)和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有苏姓、蔡姓两个族人分别从南雄珠玑巷迁至凤岗定居。苏姓人靠近周姓而居于东北方,蔡姓人靠近苏姓而居于西北方。从此,苏、蔡两族人数就不断扩大,周姓族人却越来越少,不知何时竟全部失存了。后来,苏姓人氏继承了周姓人氏的所有财产,形成了近代黎槎村苏姓居东,蔡姓居西的现实。周庄之名也被黎槎村取而代之。 黎槎村 明清时期,当地政府推行了不少促进生产发展的政策法令,开展了大规模的堤围修筑工程,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生产水平也不断提高,人口亦随之不断增加。当时的黎槎村也和西江一带不少村落一样,开始了加固、更新、发展水利设施。同时,黎槎村有很多村民飘洋过海,外出谋生,到清朝中后期,他们纷纷回乡兴建房屋,由于从海外回乡建房的人数较多,黎槎村便自然被人们称作华侨村。 黎槎古村 这个以南雄珠玑巷移民后裔为主体的村民聚族而居,所建的房屋依山而建,环水而设,村庄最外一圈约有90间房,房子之间略呈弧形分布,每进一圈,房屋递减,至圆心处,已不构成圆形,这里也是村中最高处。村中除几个出入口通道外,其余周边都是护村池塘。池塘与村的外沿之间,便是环村大道,在环村大道不同的方向上共有10个门楼,而每个门楼代表一个坊,也就是一个族。每个门楼还有不同的名字,分别是仁和里、遂愿里、兴仁里、淳和里、尚仁里、居和里、柔顺里、毓秀里、仁华里、遂德坊这九里一坊。这些门楼名字都蕴含着浓郁深厚的伦理道德儒学文化。古屋中的几座祖堂,都建有封火山墙(俗称锅耳)、鳌鱼尾和屋檐口灰塑彩画,体现了明清时期南方民居特有的建筑风格。 黎槎古村以水为脉 黎槎村不但具有古村落的特征,而且还有以下几个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是以水为脉。水为万物生长之源,没有水则难以生存。该村环村大道外围的护村池塘,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既可养鱼,又可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起到护村抗敌的防御作用。二是以屋墙为围。自古以来,人们不论在开村还是建宅,都非常注重村界和宅界。过去人们在比较安全的地方建村,仅立界碑,而在一些容易受贼人滋扰或外族侵犯的地方则建围墙来防卫。黎槎村既不立界碑,也不建围墙,以本村最外围的一层周边房屋临环村大道一侧的外墙作防护墙。三是以石为基。该村落的门楼及其附近的房屋和主巷道都是以石为基础。在10个门楼中除遂德坊门楼外,多用花岗岩或红砂石砌筑房基;在门楼的内、外巷道上都用咸水石或红砂石铺砌路面。 黎槎古村建筑 黎槎古村落从建筑规划的布局到建筑技艺的选择等等,都体现了当地人生活习俗和宗教礼仪的流传,体现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状况,体现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很有保护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文档评论(0)

KWZoJLfpj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