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课标考纲要求】
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能够鉴赏的表达技巧
1.在以前做题的基础上,结合“自主学习”部分梳理,构建本专题知识体系。(15分钟左右)
2.课堂探究、交流后,再完善前面的知识体系构建。(10分钟左右)。
3.A、B层同学要全部完成,C层同学可以不做带★题。
自主学习·反思感悟
一、考点阐释
表达技巧是个广义综合概念。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凝练、意蕴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它有时与“艺术特色”“表达特色”“艺术技巧(手法)”等概念是同义词。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篇章结构技巧。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一是判定与确认(该诗或该联)使用的表达技巧;二是对这种表达技巧作出相应分析;三是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作用、好处、妙处)等。
二、知识积累:
(一)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设问、反问、起兴、通感
比喻:“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作用: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借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红”和“绿”两种颜色分别代替花和叶,写业的繁茂和花的凋零。)[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作用:更突出、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特点。]
对偶: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的作用。如“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设问:如“问天下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作用: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如“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作用:加强语气,使感情表达更强烈。]
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如“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二)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衬托或烘托、渲染、象征、对比对照、抑扬、动静、正侧、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
渲染: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用典:①用事[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情绪和愿望等等。]②引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经常用到的术语有
1.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叙事抒情等
2.描写手法:白描、动和静(包括以动衬静和动静结合)、虚和实(术语有虚实结合和虚实相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细节描写等。
其它常见的手法是叙议结合、夹叙夹议。
(四)构思技巧
1.抑扬:有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之分。如“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是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枝上柳绵吹又少”感情低沉,“天涯何处无芳草”强自振奋。
2.铺垫:如王建《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月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做铺垫。
3.照应:如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句照应,“身老沧洲”与“关河梦”照应。通过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4.以小见大:就是写小的景物来显示大的主题,即通过“小景”“小事”“小物”来反映大的主题。它可使诗的意境更深邃、更阔远,主题更深刻。如《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传烛分火是寒食节发生在宫中的小事,但是诗人却借百姓禁火而宫中不禁,写出宫廷的特权,讽刺当权者的腐败,小事写出大主题。
5.以景结情 6.承上启下另外关于诗歌篇章结构的还有:总领下文、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度照应、伏笔铺垫等。
知识体系建构:
合作探究·智慧共享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