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识广播讲座稿.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防震减灾识广播讲座稿

防震减灾知识广播讲座稿 ——纪念5·12汶川地震三周年 时间:2011年5月12日大课间 主讲:姚赵钢 各位同学,各位教职员工: 大家好!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前不久,新西兰和我国云南盈江县也分别发生不同等级的地震。我们更忘不了2009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这些地震的发生警示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防震减灾教育必须警钟长鸣,切不可有麻痹大意的消极思想。 防震减灾教育是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减少自然灾害对学生造成伤害的重要举措,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强对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的领导,推动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的深入开展,确实提高广大师生的防灾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迫使我们密切要关注地震。在这里,我想从四个方面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地震的问题,了解关于地震的知识。 一、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一起的地表震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二、地震的成因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欧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做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做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到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5·12汶川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0千米到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高的地方离地表距离远,地震时,振动波振幅大,越往上,振动越剧烈。 三、地震的类型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一般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具体来讲,地震分以下几种类型: 1、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汶川地震就属于此类地震。 2、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 5、人工地震是由人的活动引起的的证。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四、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1、紧急避险 (1)紧急避险的重要性。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发现地光、低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的时间。这段极端的时间叫预警时间。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说明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则。破坏性地震突然发生时,采取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的方法是应急避险的好办法。当然,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陕西华县8级大地震的记载中也总结到:“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说,突然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时等待地震过去,还是有希望存活的。这个“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紧急避震的一条重要原则。 为什么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呢?这是因为:一是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造成伤亡;二是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三是地震时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

文档评论(0)

wst34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