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教学吉祥花剪纸
凤台四中专业性有效教学设计方案
学 科
美术
课 题
吉祥团花剪纸吉祥图案化吉祥花
时 间
2014-12-25
主讲教师
王海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 型
造型设计
教学目标
目标:了解吉祥团花剪纸的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吉祥团花剪纸,掌握团花剪纸的基本技法。
重点:是折叠纸的方法,传统纹样和吉祥元素运用到自己的团花设计和创作中。
难点:是吉祥团花剪纸的技法,剪纸时要注意形象结构之间要连住。
有效导入
导入目标:欣赏吉祥团花剪纸,了解吉祥团花剪纸的基本内涵。
导入方式:设问、讨论 、讲解。
导入内容: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所带教具。
二、前提测评和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团花剪纸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团花的剪法,这节课我们要把吉祥纹样元素运用到团花创作中去。
三、认定目标:创作吉祥团花剪纸。
有效精讲
精讲目标:
吉祥团花剪纸的表现方法,掌握吉祥团花剪纸的吉祥元素和传统纹样。
精讲方式:设问 、讲解、展示图片。
精讲内容:
板书:吉祥团花剪纸
展示图片:吉祥团花剪纸PPT
教师讲解:
【提问】小问题:你了解吉祥团花剪纸吗?
(一)了解吉祥图画剪纸的基本知识:
1、吉祥团花剪纸的内涵:
吉祥团花剪纸是中国民间剪纸中最常见,用途最广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广泛应用于民俗礼仪活动中,含有万物有灵的图腾崇拜观、天人合一的阴阳结合观、生生不息的万物繁衍观、吉祥幸福的世俗观文化内涵。
意义:
在于对“吉祥圆满,幸福团圆,和谐相生”的人生哲学的祈愿与诉求。团花的圆就是和合的象征,中国人的精神就是以圆为象征的和合精神。热爱生命,追求和美的中国人素来看重圆形构图。
3、表现手法:活泼多样,有的抽象意念具象化,有的具象事物抽象化。
(1)寓意:借物以托意,如蝙蝠表示多福,松、鹤表示长寿,
(2)谐音:借字的同音或近音表示一定的含义,如“荷、瓶”与“和平”同音。“连(莲)年有余(鱼)”、“喜(喜雀)上眉(梅花)梢”、“五福(五只蝙蝠)捧寿”、 “抓鸡(吉)娃娃”、“鹿(禄)鹤同春”等。
(3)文字:直接用文字表示意义,如“喜”“寿”“福”“春”“招财进宝”等。
(4)表号:象征性符号表示一定意义,即是一种标记,如“钱”“金锭”表示富有,“石榴”代表多子等。
(二)欣赏团花作品(PPT):
1、欣赏优秀的剪纸《吉祥团花》PPT, 教师引导学生欣剪纸《吉祥团花》。在欣赏中启发学生发现吉祥团花中运用了何种传统纹样?何种吉祥元素?这些传统纹样和吉祥元素又属于何种表现手法?是谐音还是寓意?是文字还是表号?学生在发现中开拓了自己的创作思路。
2、讨论:讨论中学会吉祥团花创作方法。
3、思考:借鉴剪纸《吉祥团花》的方式,也可以在其造型基础上进行改变,也可以自己构思设计,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三)吉祥团花剪纸的基本剪法:
1、叠纸一般五到六层为宜,由于吉祥团花难度较大,设计的图案较复杂,纸层过后影响剪刻精度。
2、强调折叠方式与花纹设计相结合。可以阴剪,也可以阳剪,或者阴阳相结合剪刻而成。吉祥团花图案有圆形、正方形、五角形或者多边形。
有效精练
精练目标:掌握吉祥团花剪纸的基本剪法
精练方式:
1、运用剪纸语言设计一个吉祥团花图案。2、设计出一种传统纹样或吉祥元素运用到图案中,注意线的连接,构图的完整。3、挑选的是自己喜欢的传统纹样或吉祥元素,可选用自己喜欢的剪贴方式。
精练内容:
1、老师提供剪纸样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又比较简洁的团花剪纸图样,分发给学生参考。
2、准备好一张红纸,按照自己的设想折叠好。
3、学生设计样稿:可参考老师的资料,善于运用“迁移与联想”的创新方法,确定自己设计的一种传统纹样,确定好了这些以后,思考如何组织构图,注意空间的对比。
4、画上样稿,老师训导,检查学生的设计草稿,及时的纠正。
5、裁剪:首先从角心进行镂空剪刻,由细到粗,由内向外剪刻。将剪好的三角形慢慢打开,平贴在白纸上。
有效小结
1、作品展示: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明创意。
2、教学评价和小结:
(1)学生作品自评和互评。
(2)教师重申本课主题,总结学习的成果。
教学后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