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织金县成关镇七公里煤矿水害调查报告
织金县成关镇七公里煤矿
水
害
调
查
报
告
编制:杨仕俊
矿长:朱训标
审核:苏立喜
2010-2-26
水害调查报告
为搞好我矿2010年度矿井水害防治工作,防止透水事故的发生,经矿部研究决定,由矿部组织相关人员对我矿井上下水害进行调查。
水害调查组成员
组 长:朱训标
副组长:杨仕俊 赵典快
成 员:龙明华 林天清 姜天民 杨勇 杨继忠 潘少海 赵章架 杨子军
二、地面调查
1、泉眼三个(北东方向小岩脚1号泉眼,2号泉眼,北西方向老鹰岩3号泉眼)均无水流出。
2、地裂缝:老鹰岩处有地裂缝长60m。
3、塌陷:在矿区范围内地表无塌陷坑,老鹰岩有岩石垮塌。
4、老窑
我矿一带原小煤窑较多,均在2000年以前关闭,本次共调查小煤窑17处,大部分老煤硐已被填埋,仅有两老硐还存在,所以老硐位置没在图上标明。由于老硐为人工采、运煤,没有通风及抽水设备,开采深度多在80m以内。部分为独巷,采煤时间较长的老硐其浅部存在一定范围的采空区,老窑均无水流出,各老硐基本情况如下表:
表1 老 窑 调 查 成 果 表
老窑
编号 位置 采煤时间 采煤情况 备注 LD1 王家荣房屋的北东 1972~1973 开采16号煤层,深度不详 硐口上部70年代产生过塌陷 LD2 王志成房屋旁 1980年左右 当地村民开采,深度不详,开了一年左右,当时王志成房屋后脚就开裂了 LD3 原县煤矿风井,深约80m,只是巷道,未采煤 LD4 张兴元房屋上部公路外侧 1970~1973 为原大队办煤窑,有一定范围的采空区 当时公路上部稻田在1981~1982年产生过地裂缝,走向近东西,之后没有裂缝产生 LD5 七公里煤矿风井旁 1974~1975 为原大队办煤窑,LD4停后才开的,采了一年左右,深50~60m,m处见煤,采16号煤,有一定范围的采空区 LD6 杨家才房屋南面 1999~2000 开了一年,深约30m,后被当地政府炸封,采的23号煤 地面未出现过
地面灾害 LD7 家顺煤矿风井上部 2000 深约30m,采23号煤,硐口被炸封。 LD8 家顺煤矿风井东面 1987~1989 为家顺煤矿原老板杨维明开采,人工开采,深度
不详 LD9 杨幼权房外公路
坎下 1998 硐深40m左右,采了2年,只是在冬季开采 LD10 杨幼权房屋西侧冲沟边 1980 采16号煤,采了约2年,深度约50m,井口方向约290°,进去后再转向北 地面未出现过
地面灾害 LD11 杨幼太房屋旁 60年代 原县煤矿风井,方向约10°,为60年代开采 LD12 王路成房屋北面 1998~2000 采16煤层下的一层煤,深度约50m,只是在冬季开采 据访问,地面未出现过地面灾害 LD13 王路成房屋北西 1997~1999 深约80m,存在一定范围的采空区,1999年被炸封 2001年在井口上部耕地中产生一个塌陷坑 LD14 王路成房屋北西 不详 开采时间较早,硐口已被破坏 2005年7月在其附近耕地中产生一个塌陷坑 LD15 王路成房屋北西 2000年左右 开采1m厚的一层煤,硐深约20m,因里面水大未向深部开采,只在浅部采了一点煤 LD16 LD15西侧 2000 深约20m左右,进去没有遇到想开采的16号煤而放弃 LD17 HP1下部 70年代至1980年左右 为山后化挎村民开作生活用煤 煤硐垮塌导致上部灰岩块石坍塌引起斜坡开裂和产生滑塌
井下调查
(一).地下水类型
我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其次为孔隙水。
岩溶裂隙水:含水层位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段(T1f2)及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
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位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及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一段(T1f1)。
孔隙水:含水层位为Q dl+el,岩性主要为坡残积碎石土,结构疏松,孔隙发育,上层滞水赋存于其中。
(二).含水岩组及其富水性
矿区内出露地层由新至老叙述如下: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第四系(Q)坡残积层,孔隙度高,透水性强,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多在冲沟和地势低洼地带就近排泄,含水量随季节变化大。富水性弱。
评估区地下水大致以老鹰岩山脊地表分水岭为界,分别向南、向北方向径流。
2.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二段(T1f2)及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3c)岩溶裂隙含水层
分布于评估区的北部地段,岩性主要为生物碎屑灰岩、泥质灰岩,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岩溶裂隙和溶洞中,在接受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后沿岩溶裂隙运移。山顶飞仙关二段地表多岩溶凹地、漏斗、地下岩溶发育,因位于山岭地带,地下水富集条件差,地下水位较深,地下水不丰富。老鹰岩脚长兴组灰岩地层有泉水出露,流量0.5~2 l/s。总体评价富水性中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