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的比较论文.doc
两种抗结核化疗方案对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影响的比较论文
.freelonary tuberculosis;anti-TB therapy;liver dysfunction;HBV carrier
Abstract:AIM To pare the effects of tents for tuberculosis on liver function in patients ent groups,liver function tests onitored once 2ents,and the hepatotoxic-ity of47HBV carriers ent of TB has a higher incidence rate of liver dysfunction than HLAMKO;and is higher in than in those o后每月复查肝功1次.肝功能变化以治疗2mo时所查ALT 1336nkat L-1 ,并持续4o内,1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疲乏、纳差、头晕、恶心等症状,其中HRZE(S)方案者14例,HLAMKO方案者3例.本组病例中有1例患者,男性,48岁,接受HRZE(S)方案治疗近1o后发生肝功异常者26例(59%),非HBV携带者为24%(40/17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 0.01),而在HBeAg+ 和HBeAg- 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别.47例合并HBV携带者两种抗结核治疗方案对肝功能的影响有显著差异(P 0.01),HRZE(S)治疗组肝功损害高达80%(8/10),明显高于HLAMKO治疗组30.4%(3/10);非HBV携带者采用HLAMKO治疗方案其肝功能异常的比例最小,为7.6%(Tab2).
表2 HBV阳性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 略
3 讨论
HRZE(S)与HLAMKO两种抗结核治疗方案在疗程、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后者多用于耐药结核的治疗.我们结果表明HRZE(S)方案肝功损害的发生(46%)明显高于HLAMKO方案(13%),肝功损害绝大多数发生在抗结核治疗2mo之内.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肝毒性,尤其方案中同时有利福平、吡嗪酰胺时肝脏损害更为严重[7] .HLAMKO方案选用利福喷丁,阿米卡星、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等,目前尚未见明显的肝毒性报道[8,9] ,我们选用此方案的102例患者中,出现肝功能异常者13例,但均可继续完成治疗.也有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替代肝毒性较大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的报道.从减轻肝毒性考虑选择HLAMKO方案较为优越.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10,11] ,主要有①药物或代谢产物的肝细胞毒性造成肝细胞的直接损害,引起肝细胞坏死、脂肪变性,如异烟肼引起的药物性肝炎;②药物本体及代谢产物干扰或阻断肝细胞某项重要代谢途径、或胆汁排泄功能,间接引起肝细胞损伤;如利福平,吡嗪酰胺引起的肝细胞变性坏死.③原有肝脏疾病时药物代谢异常,影响了药物的代谢与清除;④异烟肼是引起肝脏慢性损害的最常见原因;⑤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可因相互竞争肝微粒体酶的作用位点,而影响药物的代谢过程;因此,上述药物的肝损害有着相互的关系,同一种药物可以不同机制诱导肝损害,不同的药物又可因相同的机制而造成肝损害,抗结核的联合用药可能加重了药物的肝毒性反应,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影响到肝脏.
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肝损害的影响因素很多,如患者的年龄、饮酒嗜好、营养状态、遗传基因、个体差异、免疫状态、HBV携带等[11] .目前认为,慢性肝病和肝炎病毒携带增加了肝损害的发生.肺结核病患者中HBV阳性者较常见,而抗结核药物大多数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HBV阳性结核患者的肝功损害为病毒性损害的基础上增加了药物性损害[12] .文中47例HBV阳性者的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中,肝功异常的发生率(53%)明显高于非HBV携带者(24%).而HRZE(S)治疗组HBV阳性者抗结核治疗后肝功异常(80%)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LAMKO治疗组(30%).用HLAMKO方案的非HBV携带者肝功异常的比例为8%.因此,HBV阳性的结核患者治疗应选肝毒性较小的抗结核药物,并注意保护肝功能.
抗结核治疗后肝功损害的发生无一定规律,多在治疗2mo内发生,本研究217例患者中66例出现肝功损害,其中治疗1mo内发生者21例,2mo内发生者45例.应向患者讲明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取得患者的认同和配合;并选用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的方案,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肝损害时是否停止治疗,许多专家的观点与过去不同,认为[8] 可暂不停药,耐药或难治性结核患者血浆转氨酶(AST,ALT)大于正常上限两倍时,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