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种黄芪种子的扫描电镜与紫外光谱鉴别论文.doc
两种黄芪种子的扫描电镜与紫外光谱鉴别论文
闫冲 聂凤 董兰凤 李连怀
【关键词】 黄芪
摘要:目的:鉴别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种子,为黄芪药材种植提供品种筛选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与紫外光谱法对种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两种黄芪种子种皮纹饰有差异,紫外吸收峰的数目和位置有所不同。结论:利用扫描电镜与紫外光谱法可准确鉴别两种黄芪种子。
关键词:黄芪;种子;扫描电镜;紫外光谱法;鉴别
Identification of Tetry
Abstract:Objective:To identify seeds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 and A.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 for Radix Astragali planting icroscopic scanning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Results: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s of seed surface and UV spectrums.Conclusion:The ticroscopic scanning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
Key icroscope;UV Spectrophotometry;Identification
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与蒙古黄芪A.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的干燥根均作正品黄芪用药。主要来源于人工种植,质量以栽培的蒙古黄芪为好[1]。由于二者在地理分布、化学成分、栽培技术及产量上有所不同[1~3],故在大面积规范化种植时,优化种源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与紫外光谱法对两种种子的表面纹饰和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为品种鉴别提供依据。
1材料、仪器与试剂
1.1材料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 Bge.与蒙古黄芪A.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 Hsiao种子由河北省安国药材种植试验场提供,经本室检测发芽率并栽培定种后作为研究对象。凭证标本保存于本校生药标本室。
1.2仪器与试剂日立S-3500N型扫描电镜.freelin,50%,60%,70%,80%,90%,100%乙醇逐级脱水,最后用戊二醛固定30 min,离子溅射镀膜后,电镜观察。
2.2结果
2.2.1整体观两种黄芪种子均呈肾形,长约2.1 mm,宽约1.8 mm,两侧面中央稍凹陷,种皮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密布棕黑色斑纹,略有光泽。干粒重约7 g(见图1)。
2.2.2种脐种脐均明显突出表面,呈蜂窝状,蒙古黄芪种脐为近圆形,膜荚黄芪种脐近三角形(见图2)。
2.2.3种脐周围蒙古黄芪种皮表面放大300倍时可见排列紧密的瘤状凸起,放大4 000倍时表面呈沿同一方向紧密排列的脊状凸起;膜荚黄芪种皮在放大300倍时,表面呈排列紧密的扁平状凸起,4 000倍时表面呈较杂乱的不规则穴状纹饰(见图3)。
膜荚黄芪种子种脐蒙古黄芪种子种脐
图1黄芪种子种脐特征(略)
膜荚种脐周围蒙古黄芪种脐周围
图2黄芪种子种脐周围皮纹饰(略)
2.2.4侧面观蒙古黄芪种皮表面密集不规则空穴,穴的外周隆起呈棱状,明显突出于表面,中心凹陷与表面相平或陷入表面。膜荚黄芪表面呈近菱形的一级网状纹饰,网脊凸起较缓和。网脊网眼又由密集的不规则的穴状纹饰组成,形成二级纹饰(见图4)。
膜荚侧面观蒙古侧面观〖〗图3黄芪种子侧面观皮纹饰
3紫外光谱鉴别
3.1方法两种种子粉碎后,各称取1 g,用100 ml石油醚索氏提取3 h,离心取上清液1 ml,用石油醚定容至40 ml作为供试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做300~200 nm波长范围扫描,得到紫外光谱图(见图5)。
膜荚黄芪种子整体观蒙古黄芪种子整体观
图4黄芪种子整体观(略)
3.2结果两种黄芪种子在243.5,250,255,260.5,269 nm处有共同的吸收峰,蒙古黄芪在214,239 nm处有吸收峰,膜荚黄芪无239 nm吸收峰,在210~241 nm有明显吸收。
4结论
通过电镜观察,两种黄芪种子整体性状没有明显区别,但种脐形状及种皮纹饰有一定区别。尤其是种子侧面观,蒙古黄芪表面呈不规则的穴状纹饰,膜荚黄芪表面则由一级网状纹饰与二级穴状纹饰组成,可将二者区分。通过对紫外吸收图谱的比较,两种种子的石油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