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技 术 与 方 法
本研究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施 N对巴西
AFIJP标记揭示的墨西哥菜豆育 马齿及硬粒基因型籽粒硬度和粉碎敏感性的
成品种的遗传相关和多样性 影响,二是确定籽粒硬度与粉碎敏感性问的
关系以及产量与N水平和油分含量闾的关
系。用广泛的玉米基因型以及每公顷O、6O、
因为人们的喜好和农业生态生产环境不
l20和180kg的施氮水平来进行了3个试验。
同,所以墨西哥种植的菜豆( ∞ 化
L-)品种是各不相同的。为了检测品种内和 收获籽粒后,修正了籽粒产量的含水量,然后
品种间的遗传相关,以墨西哥育成蚺 112个 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品质试验来评价了
品种的基因型为基础,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 籽粒 每公顷施N180kg使籽粒产量增加了
(AFIJP)酶解图谱来分析了墨西哥菜豆品种。 747一l~6kg,籽粒N含量增加了0.9~2.4g/
对干菜豆种质的分子分析将有助于证实以前 kg,同时很少增强籽粒硬度,然而使籽粒的粉
的品种特性和确定优良种质的遗传基础,还 碎敏感性降低了1.9—6.9%。基因型对籽粒
将有助于在选择中利用种质的多样性。供试 品质参数的影响比施N水平的影响大得多。
的l11个品种分别为25个Me~ ca、39 籽粒产量、籽粒N含量和籽粒油含量与籽粒
个Misco、28个Duran~和 l9个NuevaGTarI- 硬度之间的有限相关表明,在巴西培育高产
ada地方品种,它们通常种植在墨西哥整个菜 且具有优 良干籽粒磨粉品质的玉米基因型是
豆生产地区;比较试验中还包括墨西哥P. 可行的。巴西栽培的中性籽粒 (半马齿和半
∞cc l岱品种 BkmcorI1axcala。在菜豆种内 硬粒)基周型的籽粒产量和干籽粒磨粉品质
发现了广泛的遗传多样性,并且在菜豆种间 的较大变异将会为选择具有高产和优良干籽
的多样性数值是相似的。大多数Nueva。Glr眦- 粒磨粉品质的杂种提供短期的潜力。
ada种质明显与其他全部种质不同,而PicDc- 谢国禄摘译白CropScience45(5),2o06
c 瑚品种与全部P.t}lI{g口 品种截然不同。
根据AFIJP分析获得的树状图与根据品种分 种子发育期收获的完整和
类获得的树状图明显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性 脱壳粳稻种子的最适
很可能是由于Ande肌(NuevaGranada)和Me- 。 发芽温度差异
so啪elicarI(Jalisc0、Du咖g0和 Me~ enca)
基因库问的遗传重组使然。利用不同的亲本 从开花后 l0天到开花后70天每隔5天
进行种间杂交也可以扩大菜豆的遗传基础。 收获一次粳稻种子,用这些种子来调查了培
谢国禄摘译 白Crop~ience45(5),2006 养温度对完整和脱壳种子发芽的影响。以
3O℃培养时,开花后25天收获的完整种子的
巴西玉米基因型的籽粒品质 发芽%超过了脱壳种子的;并且在开花后65
受施氮水平的影响 天以前各次收获的完整种子的发芽%均超过
了其脱壳种子的。开花后不同时期收获的全
玉米(Zeam口L.)是巴西的一种重要作 部完整种子在 2O℃培养时的发芽%低于在
物,随着出口量的增加和特殊用途玉米的需 3O℃培养时的发芽%。完整种子和脱壳种子
求,对籽粒品质的改进越显得重要。为了获 在20℃培养时的发芽%是相类似的。完整种
得高产,需要栽培各种基 因型并施用氮肥。 子在34/1l℃(16/8h)条件下的发芽%高于
J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