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酸碱中和滴定 4、滴定管的使用 1.检查是否漏水 2.洗涤:先水洗,再用待装液润洗2-3次 3.装、赶、调:先装入液体至“0”刻度以上 2-3厘米处,排净气泡后调整液面到“0”或“0” 以下,记下刻度,注意平视不能仰视或俯视 4.滴液:左手握住滴定管活塞(或挤压玻璃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着锥形瓶颜色的变化 :当看到加一滴盐酸时,锥形瓶中溶液红色突变无色时,停止滴定,等30秒内不恢复原来颜色。 6、指示剂的选择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1)指示剂 1、洗涤仪器(滴定管、锥形瓶): A、滴定前,在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滴定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2、气泡: 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3、读数(仰视、俯视) 读取标准液的刻度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后俯视。 滴定管读数误差 滴定管读数误差 5、杂质的影响: 看杂质是否消耗标准液,如果消耗标准液且多于待测液则 . 6、操作误差: A、滴定过程中,锥形瓶振荡太剧烈,有少量溶液溅出。 B、滴定后,滴定管尖端挂有液滴未滴入锥形瓶中 链接高考 『练习2』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NaOH溶液时,由于待测液跟空气接触,不可避免会含少量Na2CO3,这样使求得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选甲基橙为指示剂) A.偏低 B.偏高 C.偏低或偏高或不能确定 D.不受影响 6.取液: (1)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氢氧化钠溶液于锥形瓶中 (2)滴入2滴酚酞试液,将锥形瓶置于酸式滴定管下方,并在瓶底衬一张白纸。 7.滴定:左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眼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酸式滴定管活塞 拿住锥形瓶瓶颈, 边滴入盐酸,边不断顺时 要注视锥形瓶溶液的颜色 5.调液: 调节滴定管中液面高度,并记下读数,记做初始读数。 变化及液体流速 针方向摇动, 9、读数:准确记下盐酸读数,并准确求得滴定用去的盐酸体积。 10、重复操作两至三次,求出所用盐酸的平均体积,计算了待测液浓度。 8.终点判断 练习:以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未知的NaOH溶液的实验步骤如下,请填空白: ⑴滴定前的准备工作依次为: 、 、 。 从 中准确量取20.00mL待测的NaOH溶液放入 中,滴加几滴 振荡。此时溶液为 色。   ⑵滴定: ①将锥形瓶放在酸式滴定管下(下面垫一张白纸),左手 使酸液滴入锥形瓶内;同时右手 ;滴定过程中一般是先 后 同时眼睛要注视 。   查漏 洗涤 装液 碱式滴定管 锥形瓶 酚酞 红 控制活塞 摇动锥形瓶 快 慢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当加入最后一滴盐酸,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由 色刚好变为 色时,且 即达滴定终点。 读数时眼睛要 精确到 mL ②滴定终点的判断: 红 无 半分钟内不变色 0.01 ③记录终点读数: 与凹液面最低点及刻线水平 (2001全国)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右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乙) 酚酞 碱 酸 D (甲) 甲基橙 酸 碱 C (甲) 酚酞 碱 酸 B (乙) 石蕊 酸 碱 A 选用滴定管 选用指示剂 滴定管中的溶液 锥形瓶中的溶液 CD 甲基橙 3.1-4.4 红-橙-黄 酚酞 8-10 无-浅红-红 ?不用石蕊作指示剂原因: 颜色变化不明显 变色范围太大 (2)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变色要明显 变色灵敏(即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变色范围尽可能与所生成盐的酸、碱性范围一致 强酸/强碱滴定: 呈中性 酚酞或甲基橙 强酸滴定弱碱: 呈酸性 甲基橙 强碱滴定弱酸: 呈碱性 酚酞 (3)滴定终点的判断 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并且半分钟不变色即达到滴定终点,终点的判断是滴定实验是否成功的关键。 决定误差原因: C(测)= C(标)×V(标) V(测) 其中: C(标)、 V(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