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神经科学应用举例.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知神经科学的应用 一、共情与精神障碍 1.共情的含义:“感同身受 ” 对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理解及对其行为的推测 2.共情的神经基础 动作知觉和情绪分享系统——诱发体验 自我–他人意识系统——情绪根源在自己 精神调控系统 ——整体调节和意识控制 一、共情与精神障碍 3.知觉–动作模型与情绪分享 表征共享→表征同形→共情—进化产物 镜像神经元(知觉–动作模型) 他人某种活动和自身该活动—激活相似脑区 实验:自己/他人手指 VS 假肢—疼痛相关脑区 诱发程度和部位:爱人疼痛刺激实验 共情的主体和对象的关系 情感性质相关脑区 VS 感觉性质相关脑区 一、共情与神经障碍 4.自我–他人意识 共情成长关键:自我意识—自我 OR 他人。 各脑区相互作用,右半球主导。 5.精神适应性与自我调节 顶额叶脑区 PET动作假想范式实验——观点采择 不同动作身体图片—想象是他本人或另一个体 发现:前额叶皮层中部,后部扣带回和额极 一、共情与精神障碍 6.共情障碍与精神疾病 反社会人格障碍: 对他人情绪特别是对恐惧和悲伤感受能力的下降 孤独症: 观点采择能力(认知共情)缺陷,情绪共情正常 精神分裂人格障碍: 思维障碍、情感淡漠、妄想 威廉姆斯综合症: 情绪共情过度发达,认知共情不足。 二、道德教育的启示 1.道德危机 社会价值观念变迁——新旧交替 道德教育不得要领 ——灌输式 ——知行脱节 2.道德认知神经科学 方法:脑损伤病人行为观测与正常人神经功能成像 意义:教养方式 ——道德相关神经网络发育 依据或纠正——现有道德理论和研究方法 干预手段——道德行为异常 二、道德教育的启示 3.道德器官 道德相关脑区: 前额叶前部、背外侧前额叶、腹内侧前额叶等 纺锤状神经细胞——人类特有神经细胞 道德需要认知与情绪的参与 4.皮亚杰与柯尔伯格 道德发展理论:强调认知 理性—情绪冲突模型:理性思考VS本能冲动 即:理性区域VS情绪区域 二、道德教育的启示 5.道德与理性 最后通牒游戏:两人分钱——对方主导 接受不公平——理性(少数人) 拒绝不公平——情绪(寻求公平) 道德直觉:快速的、自动化的社会—情绪加工 伪善:不对称道德评判 伪善消失:认知任务——资源占用 说明:伪善是由于理性压制直觉反应 结论:单纯的认知理性不足以构成道德认知 二、道德教育的启示 6.三位一体伦理理论(TET)概述 爬行脑(原始)-情绪脑(主导)-新皮层(理性) 情绪边缘系统——“好”“坏”评价→认知 三套伦理系统: 安全伦理:个体生存或生存空间拓展-爬行脑 亲密伦理: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情绪脑 理性伦理: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新皮层 最高品德必要条件:安全伦理处于平静 亲密伦理和理性伦理系统运转正常 评述:道德伦理生物学的起源-强调直觉和情绪 二、道德教育的启示 6.TET理论应用 儿童道德培养(基本要求): 安全依恋关系-对于需求给予及时恰当的回应 整合的伦理教育体系: 师生关系-班级氛围 道德专家培养法:知识、技能、直觉 自省自律 回到社会——真正的归宿和最大的课堂 * * 一、心理治疗——共情 二、教育——道德教育 *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