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之一代词12.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單元 語法(下)(15課時) 教學目的與要求:講授古漢語常用虛詞的特點,掌握基本用法,能對語法意義、詞性加以分析。 重點與難點:“之、以、其”的各種用法;“者、所”的區別;副詞“稍、請”的用法。 引言 什么是虛詞 關于虛詞,大家有一個經典定義: 黄伯榮、廖序東主編《現代漢語》:“不能單獨充當句子成分,它們的作用主要是表示一定的語法意義,這種詞叫虚詞。虚詞可分为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等四類。嘆詞是特殊的實詞。” 《現代漢語》的這個定義主要是從句法功能角度說明虚詞的,排除了代詞、副詞和嘆詞等。古代漢語所说的虚詞與這個定義有哪些共同點和區別呢? 古漢語的虚詞 詞分虚實,是古已有之的。漢代开始,語文學家就從意義的角度把意義比较虚靈的詞稱為“詞”“辭”“語助”“聲”等,就是今天的虚詞;虚詞以外的詞反倒没有一個總的稱呼。到了宋代,虚詞又稱“虚字”,虚字以外的便是實字。(應該稱詞,為什么稱字?) 有了詞分虚實的觀念以后,從元代開始便有一些專門研究虚詞的著作和詞典,其中最著名的是以下四種: 古漢語的虚詞 一、元·盧以緯《語助》(《助語辭》) 二、清·袁仁林《虚字說》 三、清·刘淇《助字辨略》 四、清·王引之《經傳釋詞》 這些書的内容和優劣且不予評說,祗是咱老祖宗對語法對虚詞的研究很早,這些成就今天都是可以評博導的。 早先的虚詞包括今天现代漢語教材中列為實詞的代詞、副詞、嘆詞等,今天編寫的古漢語虚詞詞典情况依舊如此。 古漢語的虚詞 比如,商務印書館編《古代漢語虚詞詞典》所收的詞類有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感嘆詞、助動詞、代詞、不定數詞等。 古今漢語對虚詞限定的範圍大小不同,其優劣我们也不予評說,祗是大家在提到虚詞的時候心里要有這個底。 還有一個問題是,今天編寫的这些古漢語虚詞詞典要是去掉其中现代漢語歸入實詞的那些詞,將會變得很薄,說明了什么呢? 第一節 代詞 代詞主要有三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和疑問代詞。 除此之外,還有兩類比較特殊的代詞:一是無定代詞“或”和“莫”;一是輔助性代詞“者”和“所”。 (一)人稱代詞 1、第一人稱代詞:吾、我、予(余) 在上古漢語裏,“我”和“予(余)”可以用作主語、賓語和定語。例如: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居,予語若!(《莊子·達生》) 王如用予,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孟子·梁惠王上》) 啟予手,啟予足。(《論語·泰伯》)# 余收爾骨焉!(《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左傳·成公二年》)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楚辭·離騷》) 補充注釋 啟予手,啟予足。(《論語·泰伯》) “啟”義為“看”,全句的意思是“看看我的手,看看我的腳。”這是曾子以為自己快要死了,叫弟子掀開被子看看手足時說的話。因為儒家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隨意損傷,曾子讓弟子看手足,就是表明他的孝道。後代“啟手足”成為善終的代名詞。 2、第二人稱代詞:女(汝)、爾、若、而、乃 這些第二人稱代詞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女(汝)、爾、若”,可以作主語、賓語和定語,例如: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論語·雍也》) 誨女知之乎?(《論語·為政》) 吾將殘汝社稷,滅汝宗廟。(《國語·越語上》) 3、第三人稱代詞:其、之 (1)在上古漢語裏,“其”只能作定語,“之”只能作賓語。例如: 公室將卑,其宗族枝葉先落,則公從之。(《左傳·昭公三年》)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左傳·莊公十年》) 在許多地方“其”字很像主語,其實“其”字所代替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名詞,而是名詞加“之”字。例如: 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消遙遊》) 4、兩個相關問題 (1)複數表示法。上古漢語的人稱代詞是單複數同形的,例如: (晉伐齊後,齊請和,晉不許)魯衛諫曰:“齊疾我矣!其死亡者皆親昵也。子若不許,仇我必甚。”(《左傳·成公二年》) 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 補充注釋 二國圖其社稷,而求紓其民。(《左傳·成公三年》) 紓:緩。 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孟子·梁惠王上》) 無:不要。異:吃驚。愛:吝嗇。 東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韓愈·送孟東野序》) 孟東野赴溧陽就縣尉,韓愈作文送之,唐代溧陽縣屬江南道。 (二)指示代詞 1、古漢語常用的指示代詞有:是、此、斯、茲(近指)、彼(遠指)。 是乃仁術也。(《孟子·梁惠王上》) 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莊子·逍遙遊》) 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禮記·禮運》)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