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困境探析.docxVIP

简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困境探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困境探析

简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资金筹措困境探析  论文摘要 当初依靠规模增长快速发展的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如今陷入资金筹措困境,民办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单一,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快速缩减,以生养校难以撑起整个民办高校。国家民办高等教育捐赠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良好的捐赠意识,民办高等教育社会捐赠不足。资本市场的融投资渠道不畅通。公共财政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  论文关键词 以生养校 社会捐赠 公共财政支持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当初依靠规模增长高歌猛进的民办高等教育,如今再次陷入发展瓶颈。《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民办高等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能否摆脱资金匮乏的困境,将是民办高等教育能否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的关键。  一、以生养校——民办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单一  我国是国家主导型的高等教育系统,公办高校早于民办高校,民办高校的产生是在公办高校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直接导致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公平待遇。民办高校在学生待遇、教师职称评定和科研经费、职工人事档案管理、社会保险费缴纳、土地征用和税收、毕业生就业等方面,都得不到相应的政策支持。而最深最直接的隐痛在经费支持上。由于民办高等教育史在国家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举办的,因此,国家对民办高校几乎没有投入,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经费收入主要来自四大渠道:(1)举办者投入;(2)校办企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3)学杂费收入;(4)其他收入(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捐赠收入等)。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现在民办高等教育形成了一个特有的现象——两个90%现象:90%以上的民办高校90%以上的经费靠学费收入,其余不足部分则依赖银行和个人贷款。民办高等教育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使得以生养校成了民办高等教育主要的资金运作方式。这一学杂费收入高度依赖性的经费筹措特征也充分暴露了民办高校的财务运作风险,一旦其生源市场萎缩,学杂费收入下降,将直接威胁到民办高校的正常运作及可持续发展。  有学者做过分析,一个民办高校仅仅就其办学基本经费而言,在校学生人数在1.1万以上的时候,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而低于6000人就开始赔钱,就必然要压缩教师和设备维持运转。所有在校生人数如果低于5000人,这所学校可能就会难以维系,陷入财政危机。因此,生源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在办学过程中,如果生源不足,学校资金链就会断裂,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而且眼下,中国18-22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规模的快速缩减将进一步加大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生存压力,而目前民办高校的学费水平已经畸高,通过增加学费来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空间非常有限了。  二、民办高等教育社会捐赠不足  (一)民办高等教育社会捐赠不足的现状分析  社会捐赠是民办高等教育重要的经费来源,其理论依据是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由于民办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依据“理论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民办高等教育成本也理应由国家、社会、个人等各方共同来分担。其中,社会捐赠应是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重要来源。  像私立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美国和日本,社会捐赠收入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收入渠道。而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结构中,社会捐赠所占比例始终很小,且增长速度极为缓慢。《2009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有关数据表明:民办高等本科学校的捐赠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0.3%,民办高等职业学校的捐赠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0.17%。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社会捐赠没有很好的在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发挥作用呢?  (二)民办高等教育社会捐赠不足的原因分析  1.捐赠激励机制不健全  这主要表现在税收优惠政策不到位,有关教育捐赠税收优惠政策没有统一的法律规范,散见于不同类型的文件中。已有的税收减免政策的要求过于苛刻、办理程序繁琐,使优惠政策不能有效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只对税收优惠政策做了原则性规定,《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也没有明确规定,缺乏可操作性。这极大地影响了民间捐赠的积极性。  2.民间缺乏良好的针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捐赠意识  一是民办高等教育在办学品牌、质量等方面远逊于公办高等教育,社会组织与个人为实现捐赠效用最大化,提高捐赠行为的知名度和社会的赞美度,往往倾向于选择对公立高等教育进行捐赠,缺乏对民办高等教育捐赠的意识;二是一些民办高校领导以为主动募捐会给学校造成资金短缺的负面形象,影响民办学校的招生与社会声誉,缺乏募捐意识,根本不去组织募捐行为;三是某些捐赠者功利意图明显,往往在捐赠行为上附加各种条件,如为其商业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等等。  三、民间资本市场的融投资渠道不畅通  民办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另一渠道是向银行贷款,考虑到信贷风险,银行往往需要贷款者提供担保。《民办教育促进法》把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