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诗歌赏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9诗歌赏析

诗词鉴赏理论指导要点 考点: 理解诗歌主题,领会作者情感。 品味诗词的语言美感、赏析表现手法。 鉴赏重点: 1、把握意象特征,再现画面,正确理解字句内涵。 2、结合背景,作者经历,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从遣词用句、修辞等方面赏析写作技巧。 古诗的主要类别及考查要点: 送别诗:或表依依不舍;或写别后思念。 怀古诗:或表对古人的缅怀;或表昔盛今衰的感慨。 战争诗:或表厌战,或表和平的向往。 思乡诗:或表对家乡思念,或表对亲人牵挂。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或表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或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表达美好志向;或托物表达高洁的品质;考查材料体裁而言以诗中的绝句、律诗、词中的小令为主,题材而言以爱国诗、送别诗、热爱自然、生活等为主。 古诗中常用的一些技法: 比喻:用某物比美好品质和情操,或崇高理想和追求,或小人的丑行。 对比:有今昔、远近、是非、善恶、精神与物质等等对比。 衬托:有以动衬静、以暗衬明、以悲衬喜、以虚衬实等等。 比拟:或拟人、或拟物。 赏析古诗常用的术语(词语): 反映古诗表现手法的术语: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即事抒怀),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也包括各种修辞手法。 反映诗人情感的术语: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念之情、闲适之情等等。 反映语言特色的术语:凝练、简洁、幽默、诙谐、质朴自然、清新秀丽、生动形象、有节奏感、有音乐美、有艺术感染力等等。 反映古诗结构的术语:对仗工整、逐层拓展、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等等。 反映古诗风格的术语:刚健、雄奇、悲壮、旷达、洒脱、苍凉、沉郁、飘逸、委婉、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美、恬淡等等。 反映古诗表达效果的术语:真挚感人、意境高远、情景交融、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等。 语文版教材七---九年级诗词鉴赏汇总 ★★《杂诗》(唐)王维(七上1) 【赏析指导】 这首诗通过写一个久居异乡的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体现了诗人清高脱俗的品行。 【评价练习】 1、诗歌一开头以近似讲话一样的语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表现了一个久居异乡的人见到老乡、亲人、想知道家乡近况,显得格外热烈、急切的心情。 2、诗人久别遇故人,为什么只问“梅花”? 答:窗前的寒梅,或许蕴含着诗人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事,因此寒梅不是一般的自然物体,而成为故乡的一种象征,被诗化和典型化,因此,“寒梅”成了诗人思乡之情的 寄托。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七上2) 【赏析指导】 《夜雨寄北》表现诗人思念家乡、怀念妻子(友人)的心情。诗人利用视角变化,回环往复,叠加复重,把雨夜相思表现得悠长浓郁,穷形极相。巴山夜雨,乃实境也;由此而怀远人,忆相共剪烛,此心中之象,虚境也;共话巴山夜雨,实境又成虚中之虚也。从此,巴山夜雨,成为逗引愁思典型意象。 【评价练习】 1、“问归期”蕴涵诗人怎样的感情?“未有期”透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问归期”点出妻子(友人)的来信对远游夫君的思念、关心和爱,暗示两人的恩爱。夫妻(友人)相隔一方,不能团聚,有家不能回的惆怅、失落、苦闷、孤寂的心情。 2、“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一环境描写烘托了什么感情? 答:距离遥远,环境惨淡,烘托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3、“何当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这是对未来相聚时欢乐的憧憬。表达了诗人此时独与“巴山夜雨”相共而不得与妻子(友人)相聚共话的内心的孤寂与痛苦。 4、诗中两次提到“巴山夜雨”,你分别怎样理解? 答:第一个实写,第二个是虚写,是想象和妻子团聚,共诉写信时的相思之情。 5、诗中的“秋”字除点明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答:烘托人物心情。 6、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对这一成语的理解。 答: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七上3) 【赏析指导】 这是一首抒发离情的送别诗,是诗人在扬州与友人分手时所作,淮上即扬州。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愁杀”将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以“风笛”“离亭”烘托离人的特殊心境。 【评价练习】 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中“杨柳春”写景与“愁杀”抒情之间有何关联? 答:这一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先交代握别的地点、时间,再写彼此分别,愁上心头的滋味,地点是扬子江头的渡口,时间是春天,正是杨柳依依的大好季节,朋友的分别与大好的春光形成反差, 那依依袅袅的柳丝,漂泊不定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在写景中寄寓着深深地离别愁思,“愁杀”表现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2、“风笛”、“离亭”烘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握别岸头,愁绪万千;离亭宴上,酒酣情浓。风中传来一支凄清哀怨的曲子,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