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廷模——本经新读举隅
《神农本草经》新读举隅 成都中医药大学 张廷模 汇报内容 前 言 前 言 本草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本经》内容的发挥和增补 《本经》理解存在偏差和缺失 1.品种考证疏漏—《本经》:药有真伪陈新 (1)枳实 《本经》:九、十月采 《集注》:破,令干;除去中核及瓤 《内经》:黄如枳实者死 《梦溪笔谈》:古人言枳实者,便是枳壳, 《本经》中枳实主疗,便是枳壳主疗。 《纲目》:枳乃木名,实乃其子。 强调仲景为何用枳实而不用枳壳有意义吗? 大承气汤:大黄 四两(约52g) 厚朴 半斤(约110g) 枳实 五枚(按枳实计约3g,按枳壳计约110g) 芒硝 六合(超过180g) 枳实栀子汤:枳实 三枚(2g、70g) 栀子 十四枚(超过20g) 豉 一升(超过400g) 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 四枚(2.5g、90g) 薤白 半升(超过150g) 桂枝 一两(约14g) 厚朴 四两(约52g) 瓜蒌 一枚(超过100g) 仲景诸方若为后世枳实则各药用量比例失调,若以枳壳重量计算则比例十分匹配 1.品种考证疏漏—《本经》:药有真伪陈新 (2)桂枝 《本经》只有箘(筒)桂、牡桂,《集注》增加桂,一直至清末本草目录没有桂枝——桂枝必然为其中之一! 仲景诸方要求桂枝“去皮”,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要求厚朴亦“去皮”——陶弘景:所谓去皮者,乃是去皮上虚软甲错处——即去栓皮 孙思邈、苏颂、寇宗奭等人均认为仲景诸方中桂枝就是箘桂 北宋陈承:今又有一种柳桂,乃桂树幼嫩枝条——清代以后才将其改称桂枝 1.品种考证疏漏—《本经》:药有真伪陈新 (3)续断 秦汉时期:蔓生、叶细;或节节断、皮黄皱,状如鸡脚;或高丈余,似蒴藋——《本经》:补不足、疗金创等。 唐代:似糙苏——宣通经脉 宋代:马蓟根——主尿血、胎漏 明代《滇南本草》开始用川续断——包罗以上功用 1.品种考证疏漏—《本经》:药有真伪陈新 (3)续断 《药典》:主治“跌仆损伤,筋伤骨折,崩漏,胎漏” 现使用的续断能具有以上不同基源的全部功效吗? 既活血疗伤又止血安胎是否抵牾? 2. 药物功效传承缺失 (1)桔梗 《药典》: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本经》: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2. 药物功效传承缺失 血府逐瘀汤——胸痛如刀刺——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 参苓白术散——痞闷、肠鸣、腹泻——桔梗如舟楫载药上行。 天王补心丹——心悸怔忡,虚烦不眠——引药上行入心经。 2. 药物功效传承缺失 问题: 1.分析方义能否离开药物功效而仅停留在性能层面? 2. 本归心经的药为什么要用归肺经的桔梗来引入心经? 3. 其他主治血瘀胸痛的方为什么不加桔梗?血府逐瘀汤主治瘀血瘀血疼痛一定要减去桔梗吗? 2. 药物功效传承缺失 药效学研究 解热、抗炎:小鼠尾部机械压迫法—桔梗 粗皂苷与阿司匹林和氨基比林相当 抗炎、抗溃疡作用明显 降低冠脉阻力,增加血流量 有显著的中枢神经系统镇静作用 对胃肠运动、分泌和吸收未见研究报道 2. 药物功效传承缺失 讨论: 是否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是否有一定的宁心安神作用? 对胃肠的作用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 《庄子释文》:桔梗治心腹血瘀瘕痹,即谓心血瘀。 《百一方》:若被打击,瘀血在肠内久不消,时发动者,取桔梗末,熟米下刀圭。 《药性论》:能治下痢,破血,除心腹冷痛。 《子华子》: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 《本经》茯苓主惊邪恐悸——后世改称宁心安神 2)五味子 《药典》: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 《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 《药性论》:主咳逆 《汤液本草》:治喘咳燥嗽 《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子为奇; 《普济方》:治肺经感寒,咳嗽不已 小青龙汤——外寒内饮——五味子酸敛肺气,防辛散太过(实际是辛散方中用少量酸涩药并不敛邪) 问题: (1)用药为何要辛散太过?减少辛散药可否不用五味子? (2)治法的酸敛与单味药的酸敛、性能的酸涩与性状的酸涩么油区别吗? 2. 药物功效传承缺失 五味子在方中究竟发挥了什么功效? 药效学研究: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显著镇静作用 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能明显缓解呼吸抑制 镇咳、祛痰 强心、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调节免疫功能 保肝、抗氧化、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