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及空间关联特征 - 地理科学进展.PDFVIP

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及空间关联特征 - 地理科学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及空间关联特征 - 地理科学进展

第33 卷 第2 期 地 理 科 学 进 展 Vol.33, No.2 2014 年2 月 ProgressinGeography Feb. 2014 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 及空间关联特征 孙才志,朱 静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 要:以下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将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引入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从脆弱性、功能 性、胁迫性、适应性4 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GIS 空间分析方法对地下 水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并对风险值进行空间关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地下水环境中度以上风险区占 整个研究区面积的63.12% ,其中高风险区占6.79% ,较高风险区占18.96% ,中等风险区占37.37% ;较低风险区占 21.98% ,低风险区占14.90% 。②地下水环境风险最高的地区主要位于下辽河平原中部的新民市东北部、灯塔市、 辽中县西部、黑山县部分地区及凌海市东南部。③研究区内地下水环境风险呈现较高的正相关性,相似性高的区 域主要分布在中东和中西部风险高值区,以及东北和东南部风险低值区。研究成果丰富了地下水环境风险理论, 对下辽河平原地下水环境保护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 键 词:浅层地下水;环境风险;空间自相关分析;下辽河平原 doi: 10.11820/dlkxjz.2014.02.013 中图分类号:K90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险评价(韩冰等, 2006; 张妍等, 2013) 、地下水开发风 险评价(Serageldin et al, 1995; 冶雪艳等, 2007)等, 地下水是珍贵的淡水资源,在保障居民生活用 而对地下水环境综合风险评价的研究相对较少。 水、保护地质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 现有研究成果中,李绍飞等(2007)结合地下水 替代的作用(程莉蓉等, 2009)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 水质和水量提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加,人 但其评价指标中并未涉及人类对于地下水水质和 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也日益严重(滕彦 水量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冯平等(2007)将突变理论 国等, 2012) 。地下水系统内部结构不均一,外部环 引入到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减少了地下水环境风 境复杂,当受到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时,会加剧 险评价中权重赋值的主观性影响,为地下水环境风 地下水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大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险评价提供了新途径,但其评价更多的是基于原有 的风险(杜朝阳等, 2011) ,严重制约地下水功能的正 地下水评价思路,没有突出风险原理。李如忠等 常发挥。因此,开展地下水环境风险研究,对于地 (2010)从水文地质条件与人类活动两方面构建指标 下水环境的保护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极为 体系,并将地下水风险定义为风险等级与风险重要 重要。 性的乘积;金菊良等(2011)在其风险定义的基础上, 当前,国内外对于风险评价的研究热点多集中 运用模糊数学随机模型对地下水环境进行评价,以 在灾害风险(Chen et al, 2003; 黄崇福等, 2005; 廖永 置信区间作为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但其 丰等, 2012) 和生态风险(Landis, 2003; 陈辉等, 风险等级和风险重要性的划分多是基于自身经验 2006)等方面,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基础。 和专家评判,导致等级和重要性划分的主观性 对于地下水风险的评价多集中于地下水污染风险 较强。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