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菌的耐药机制 染色体基因的突变和耐药质粒的转移 常见耐药机制有: 1.药物作用的靶位改变 如MRSA产生PBP2a 2.细菌产生破坏抗菌药物结构的酶 如β-内酰胺酶 3.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4.细菌主动泵出抗生素 5.细菌对抗生素杀菌效应的耐受性 6.细菌的代谢途径改变 多重耐药菌感染 细菌对3种以上不同类型抗菌药物耐药,称为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MDR)。 多重耐药菌感染遍布全球,可引起散发、交叉传播,甚至爆发流行,尤以对婴幼儿、免疫缺陷者和老年人的威胁大。MDR感染时,应用常用抗菌药物(多数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后的效果大多欠佳,并伴有较高的病死率,已成为治疗上的棘手问题。 病例讨论 细菌多重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多重耐药菌的形成机制 不同种细菌间耐药基因彼此频繁交换,是多重耐药菌形成的重要机制。 细菌的质粒、染色体及转座子等上的耐药基因藉接合、转导和转化在不同种细菌间彼此频繁交换,尤其是转座子由于分子量小和活动自如,故在耐药基因转移和MDR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多重耐药菌常见菌种 MDR大多为条件致病菌。 革兰阴性杆菌:如肠杆菌科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枸橼酸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等,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革兰阳性菌:以MRSA和MRSE最为多见;其次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及结核分枝杆菌等。 细菌耐药性的控制 控制烧伤病房细菌耐药性尚无良策。 早期去除坏死组织和有效封闭烧伤创面,将局部创面感染发展成全身感染的潜在危险的机率降至最低,从而缩短烧伤病人应用抗生素的时间; 减少烧伤病房抗生素用量; 多元化选择抗生素,避免在一个时间内以一种抗生素为首选抗生素和选择低潜在耐药性的抗生素。 病例讨论 怎样对烧伤感染标本进行细菌学检验? 标本采集的时间、种类? 标本检验程序与检验方法? 烧伤标本的细菌学检验 烧伤感染的特点:出现早、发展快。 在烧伤12h后创面就会有大量细菌。细菌的菌体或其毒素进入血流易发生败血症或毒血症而加剧病情。 标本采集 (1)烧伤后12h内创面通常无菌,12h后细菌侵入创面引起感染。因此标本采集通常在12h后进行。 (2)采集创面的脓汁分泌物和血液标本。 (3)不同创面感染的细菌不一定相同,因此应采集多个创面部位。 (4)病人入院后,应每日送检标本做细菌培养,最好由细菌室专人负责,亲自采集标本。 病例讨论 烧伤病人出现感染的原因?感染细菌的来源? * * 烧伤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王 跃 临床微免教研室 烧伤的定义 烧伤是由于火焰、热液(沸水、钢水)、光电(弧光、电流等)、化学物质(强酸、强碱)以及放射线等热源等作用于人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损害。 烧伤不仅造成皮肤的毁损,而且会引起严重的全身性反应,尤其是大面积烧伤,全身反应甚为剧烈,可出现各系统、器官代谢紊乱,功能失调,谓之“烧伤病”。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若处理不当,常可危及生命。 烧伤的伤情判断 烧伤严重程度,主要依据下列因素综合判断: 烧伤的面积 烧伤的深度 烧伤的部位 烧伤的年龄 有无合并伤 伤前的体质强弱,有无内脏器质性疾患等 (一)烧伤面积估计 以烧伤区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率来计算。 中国人体表面积的计算常用中国九分法和手掌法,两者常结合应用。 中国九分法 将全身体表面积划分为若干9%的倍数来计算。 最常用。 中国九分法 手掌法 五指并拢,手掌面积即占全身体表面积的1%。 对小面积的烧伤直接以手掌法来计算,大面积烧伤则以手掌法减去未烧伤的面积,使用更为方便。 (二)烧伤深度的识别 我国普遍采用三度四分法,即根据皮肤烧伤的深浅分为: Ⅰ度 浅 度烧伤 浅Ⅱ度 深Ⅱ度 深度烧伤 Ⅲ度 烧伤深度的三度四分法组织学示意图 烧伤深度的识别 Ⅰ度烧伤:称红斑性烧伤,仅伤及表皮浅层。局部发红,微肿、灼痛、无水疱。3~5天内痊愈,不留瘢痕。 Ⅱ度烧伤:又称水疱性烧伤。深达真皮层。 浅Ⅱ度:达真皮浅层。如无感染8~14天愈合。不留瘢痕。 深Ⅱ度:达真皮深层。一般需要18~24天愈合,可遗留瘢痕增生及挛缩畸形。 Ⅲ度烧伤:又称焦痂性烧伤。皮肤表皮及真皮全层被毁,深达皮下组织,甚至肌肉、骨骼亦损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