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论文.doc

  构建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机制论文 .freelF)的“帮助”下改革,全面推行私有化,拍卖国有资产,以弥补历史欠账 ;土耳其在2000年11月和2001年2月两次发生财政危机,土耳其里拉大幅度贬值,使全国陷入1945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政府的做法是向IMF借款300亿美元,向世界银行借款60亿美元,在国际经济组织的“指导”下被迫进行改革 .2001年年底,阿根廷首先爆发金融危机之后,乌拉圭、巴西成重灾区,为缓解危机,都向IMF求助。受此影响,其他拉美国家如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巴拉圭、委内瑞拉等国也先后向IMF发出“求援” . 即使公共危机不是全面爆发,而只是在某一个链条上发生,国外公共财政的应急机制也发挥着作用,以免“全线崩溃”。例如,当银行不良资产率过高,动摇投资者的信心,导致股票下跌和经济衰退时,政府会出面援助。资料表明,在处理不良资产时,印度政府压缩财政开支,用大量预算资金和其他资金对国有银行进行资本重置,弥补贷款损失,提高资本充足率;波兰财政部对国有银行补充资本;1989年8月,美国政府实施了对金融机构改革的救济措施,政府用公共资金直接购买不良资产 . 从过去我国的经验来看,各种公共危机一旦来临,财政总是难以置身事外的。在这次“非典”危机中,财政部门反应及时。截至今年5月14日,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拿出126亿元用于抗击“非典”(见表1)。与此同时,财政部及时地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如对受“非典”影响比较大的行业和企业给予一定时间的税费减免,财政调整了支出结构和进行贴息,农村“非典”患者的医治费用由财政支付、“非典”津贴不纳税等等。资金、政策和措施三者并举,对抗击“非典”发挥了公共财政的积极作用。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国家财政实力也不断壮大,拿出几十或上百亿元资金来抗击“非典”似乎是小菜一碟,用预备费即可解决问题。但假如不是几十亿元,而是几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呢?我们不希望出现这样的“假如”,但现实中显露出来的公共风险在时刻提醒我们,不断向我们发出警告,是到了该关注的时候了。 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关闭,当时为了保持社会稳定,政府被迫承担了清偿的责任,结果导致不少地方财政无力承担,不得不向中央银行借钱,至今仍是挂着账,成为地方政府财政的一大包袱,威胁着地方财政的稳定。若考虑到全国目前有1/2的县、2/3的乡都有财政缺口 的现实,可以说,地方财政已经没有多大能力应付公共风险和公共危机引发的突发性支出。 另外,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公共风险,如国企的社会压力、金融业的脆弱性、失业引起的贫困人口的增加、基础教育的大量欠账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等等,都可能引发财政的突发性支出 .这次非典危机所暴露的公共卫生领域的脆弱性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特别是在市场化过程中,我国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且作为WTO成员国,资本账户的开放将是迟早的事情。届时,政府很难控制全球性的短期资本流动,如前所述的公共危机的国际传导机制将会发挥作用。如果考虑到我国银行现有的不良资产率,金融风险转化为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当金融风险超出金融体系自身承受力时,财政的介入和救助不可避免。这时的财政援助就不是几十亿元能够解决得了的。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国有商业独资银行补充资本金,实际上就是政府财政舒缓金融风险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类似这样巨额的财政救助在今后的金融改革过程中恐怕难以避免,而能否再次采取发行国债的方式,则是一个问号。 1998年,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从长期偏热转向偏冷,经济不断滑坡,面对从未有过的这种情况,政府被迫调整预算,增发国债,当年增发的国债达到1000亿元。这也是政府财政舒缓经济风险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政策。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至今仍在执行,当出现国债发行困难的情况时,这项政策就无法继续实施下去了,而不管经济是否仍在下滑。若是面对这种境况,政府财政将如何应对?心存侥幸,恐怕是不行的。也许有人会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不必过分担心。但我们不能“赌”,因为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再如战争、不知名的传染病、气候反常引发的大涝、大旱、社会骚乱、国际恐怖主义等等,诸如此类的公共风险和公共危机在我国这样一个快速转型的现代社会不是在减少,而是在增加。同时,公共风险和公共危机所产生的影响在时间、空间上大大扩大了。不论出现任何类型的公共危机,都会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甚至触发长期形成的社会隐疾,形成危机叠加效应,导致更大的公共危机,引发巨额的突发性支出。不言而喻,这对公共财政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 相比之下,我国现有的公共财政应急反应方式明显不适应新时期化解公共危机的需要。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公共风险意识和公共危机意识不强,思想准备不足,机制建设更是滞后,缺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