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农村的根本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构建和谐农村的根本论文.doc

  构建和谐农村的根本论文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农村和谐是关键,保障男女两性发展和谐是根本。但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妇女”面临的生产生活压力及心理困境,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和谐的最大不和谐问题。高度重视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的问题,是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男女两性和谐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关键。 关键词:和谐农村;主力;留守妇女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农村和谐是关键,保障男女两性发展和谐是根本。自改革开放以来..毕业,我国农村地区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留守妇女”群体(特指丈夫与子女外出打工持续6个月以上留守家中的妇女),她们面临的生产生活压力成为制约、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最大问题。由于这一特殊群体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而,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就不仅仅是关系她们自身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她们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从长远来看,还直接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及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留守妇女”问题是必须给予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 一、留守妇女”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留守妇女”作为新的弱势群体,其产生的直接推动力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但同时又是中国现行体制、政策、农业资源不足、社会人文环境和农村妇女自身文化素质偏低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通常由落后的农业和先进的工业两大部门组成,二者存在明显差距,由此形成“二元经济结构”,即发达的工业与落后的农业并存,现代化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并存。由于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制度,使城市成为农村人的绝对诱惑,吸引着乡村男女成为它的劳动力;而排斥一对农村夫妇共同迁居,又造成多数情况下是一方出走而另一方留守家中。最终,制度的距离转换成空间的距离”(南京大学,张玉林2006)的确,在现有的体制和结构下,我国农村家庭在城市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在城市,农民只能以农民工的身份参与城市建设和工业生产,他们为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却享受不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利益。比如,他们在就业上受歧视,享受不到城市基本的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等生活保障。虽然近几年这一状况有所改善,但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农民家庭在城市基本没有生存空间,只能是丈夫进城打工,妻子留守家中。 2、市场经济的驱动与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市场化不断深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市场力量的作用一般是倾向于扩大而非缩小男女两性间的差异。其结果是支撑农村持续发展及文明转型的有文化、有技能、市场经营意识强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在农村的妇女普遍文化素质偏低。表面上看,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问题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劳动力资源,是农村最重要的资源,是农村劳动力中的精英。城市从农村挖走的也决不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而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最为急需的劳动力。由于市场经济的选择而导致的农村人力资本大量流失,是造成农村经济近年来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也是“留守妇女”问题出现的重要因素。 3、农村人地不足的矛盾 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人地不足的压力。统计显示,我国经营耕地9亩以下的农户占83.4%,经营30亩以上的不足2%。农业经营难以达到规模化的要求。因此,发展农业就要转移农民,减少农民。20多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使农民家庭也作出相应调整。农民只有离开本土进城务工,向非农产业转移,才能改善家庭生活,应对日趋严峻的生存压力。而在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拥有较多优势包括性别优势与资源的主体,则率先转移出低效行业。在农村,资源的分配始终维系着男性优先的利益秩序。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现实中性别分工调整的规则仍然是男性优先选择有较好报酬、有更多接受新技术的机会、有发展前景的工作,而把农业这一弱质行业留给了妇女,以至农村妇女成为我国时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4、传统的社会人文环境的制约 在中国农村的人文环境下,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和重新配置过程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的结果,它更多地是一种家庭集体决策和集体行为的结果(李实,2001)。由于传统家庭分工“男主外、女主内”具有明显的男性优势倾向,因而,“妇女作为照顾家庭的的第一号角色决定了劳动力转移模式中的性别差异。”(马晓河,2003)也就是说,在农村家庭“保障”与“发展”的选择中,男子优先选择了“发展”,妇女则只能选择“保障”,留守农村。 5、妇女自身文化素质偏低 中国是个文盲大国,目前8699万文盲人口中有70%是女性,绝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农村妇女中大部分为小学、初中文化程度,中老年妇女中还有一定比例的文盲、半文盲,高中以上文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