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记技术在高中生物上的应用论文.docVIP

标记技术在高中生物上的应用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标记技术在高中生物上的应用论文.doc

  标记技术在高中生物上的应用论文 .freelin,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这一实验,表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2 端粒学说。 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科学家用黄色荧光物质标记端粒,可以跟踪端粒DNA在每次细胞分裂后的变化,以此研究端粒变化与细胞活动的相关性。 2.3 基因的定位。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用特定的分子,与染色体上的某一个基因结合,这个分子又能被带有荧光标记的物质识别,通过荧光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这个实验不但验证了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的假说,也支持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的实验结果。 2.4 用基因芯片检测样品基因。 把待检测的基因样品用荧光物质标记,再与基因芯片上成千上万的DNA分子探针杂交,然后,通过荧光检测系统对芯片进行扫描,再利用计算机系统,对每一个探针上的荧光信号进行比较和检测,就可以迅速得出所需要的信息。 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在高中生物上的应用 3.1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有些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这类蛋白质叫分泌蛋白,如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 科学家在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3 min后,被标记的亮氨酸出现在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中;17 min后,出现在高尔基体中;117 min后,出现在靠近细胞膜内侧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中,以及释放到细胞外的分泌物中。 示踪3H,就能找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途径。 3.2 光合作用相关的研究。 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和二氧化碳,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到底是来自二氧化碳还是水?人们曾一度认为这些氧气是来自同是气体的二氧化碳。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探究。他们用氧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成为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向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析了两组实验释放的氧气。结果表明,第一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O2;第二组释放的氧气全部是18O2.这一事实有力地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3.3 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合成途径。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又是怎样合成的呢?进入20世纪40年代,科学家开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做实验研究这一问题。 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C0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3.4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艾弗里的实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由于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实验。 赫尔希和蔡斯首先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再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得到DNA含有32P标记或蛋白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然后,用32P或35S标记的T2噬菌体分别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短时间的保温后,用搅拌机搅拌、离心。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离心后,检查上清液和离心管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现: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试管的沉淀物中。 进一步发现:细菌裂解释放出的T2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标记的DNA,但却不能检测到35S标记的蛋白质。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 因此,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3.5 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研究。 沃森和克里克在发表DNA双螺旋结构的论文后,又发表了第二篇论文,提出了被后人称为“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著名假说。  要分析DNA的复制究竟是半保留的还是全保留的,就需要区分亲代与子代的DNA。 1958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首先,科学家以含有15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