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社会——第二章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ppt

人类与社会——第二章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社会发展与资源利用 小教161张中内容提要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赖以依靠的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种类,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关系,以及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内涵以及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核心概念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人口 环境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资源及资源的分类 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一、资源的概念 Why? 原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断地拓宽资源的范围,也就是说资源的概念是动态的,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一节 资源及资源的分类 二、资源的分类 根据属性的不同,资源可分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根据产生和可利用性质的不同,资源可分为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第一节 资源及资源的分类 二、资源的分类 (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等。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直接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利用的土地。 气候资源是地球上生命赖以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发展工业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源的保证,包括热量、降水、风等要素。 水资源是指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比较容易被人类利用的补给条件好的那部分但水量,主要包括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气水、冰川水和河道水等。 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其中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是人类目前利用的生物资源主体。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是经过一定的地质过程形成的、赋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当它们达到工业利用的要求时,便称之为矿产资源。 能源资源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运动都称为能源。 海洋资源是指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利用的物质和能力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 旅游资源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探险猎奇、考察研究等的一切物质、过程和现象。 第一节 资源及资源的分类 二、资源的分类 (一)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2.社会资源 社会主义是指自然资源以外的其他所有资源的总称,它是人人类劳动的产物。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识技术资源、管理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二)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可连续而稳定得为人类提供各种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包括恒定存在的资源、可循环再生的资源和人类劳动的产物 2.不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人类的自身再生产及人类经济再生产的周期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主要是各种矿产资源。 三、资源的基本特点 有效性 有限性和无限性 多功能性 整体性 区域性 (一)自然资源的特点 资源的基本特点 社会性 继承性 主导性 流动性 不均衡性 (二)社会资源的特点 第二节 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环境危机频现。如何以最低的环境代价确保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使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全人类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国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严峻的人口现状 资源退化枯竭 环境污染 严峻的人口现状 1.人口增长特点 第一,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各国人口增速也不同。 第二,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第三,世界人口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 第四,绝大多数国家人口的文化程度都不断提高。 第五,世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2.人口压力 (1)资源紧缺 (2)环境恶化 (3)社会问题增多 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容量是人口增长率、自然资源储量、生活方式、消费类型、科学技术进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在一定限度内人口增长并不会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或引起环境退化。 3.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资源退化枯竭 土地资源退化 水资源短缺 生物资源破坏严重 矿产资源的耗竭 环境污染 全球气候变暖 酸雨 臭氧层破坏 城市大气污染 水污染 国际环境组织的共识 1973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成立,第一次提出了“没有破坏的发展”的口号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表了《世界自然保护大纲》,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 1987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