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成长差异性的统整与优化的实践研究报告.doc

基于儿童成长差异性的统整与优化的实践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儿童成长差异性的课程统整与优化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小学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深入研究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解决素质教育推进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 “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就是要解决好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 我国从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出现了很多的深层矛盾。特别是课程开发随意性、应付性多、重“量”的多而真正立足于科学育人、重视“质”的少。鉴于此,本课题从教育的核心问题入手,在学校文化的背景下,着眼儿童成长的差异性,以课程统整与优化为手段,来构建学校生成性课程体系。这个研究不但有助于我校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还有利于发现深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深化课程改革积累经验,探求规律,提供研究样本。 本课题研究对学生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试图对共同课程、个性课程进行统整与优化,形成生成性课程体系,科学育人、高效育人、全面育人,特色育人。对教师来说,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教师校本研究开辟新途径,找到新支点,让教师专业成长落在更加专业的层面上。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品牌的形成。我校是苏州工业园区小学教育的一张名片,办学15年,学校全面构筑了开放的教育发展模式,形成了其独特的发展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较好的影响。学校课程建设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开发了大量的校本课程,二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个特色课程(书香校园与轮滑),基本上还是处于粗放型经营,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显得散、杂,集约性不足。基于此,我们确定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生成性课程体系,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为抓手,以此整体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把新城花园小学办成培养未来优秀公民的现代名校。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意义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课程统整通常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整合课程作为一种课程新形态和课程新理论,萌芽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最初是赫尔巴特的弟子齐勒提出了“学科整合法”。 二十世纪末,后现代课程观的代表威廉姆?多尔认为课程不再只是由教材这一单一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的生长的构建课程。教学过程也不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实施和创生课程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 、共享认识成果的一种动态发展过程,是实现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课程在这种过程中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将本来既成的课程激活起来,从而具有了“生命力”。 美国学者雅各布斯通过研究,总结出了课程统整的六种策略,一是学校本位的设计,即在学科的框架之内实现课程内容的统整;二是平行设计,即将两门学相关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同一时间教学,而把建立两门平行学科之间的关联的责任交给学生;三是多学科设计,即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单元或学程里;四是跨学科设计,即将学校课程中的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形成常规的大单元或学程;五是“统整日”设计,即完全从学生生活世界或好奇心出发而开展活动;六是现场教学,即以学生所在的学校环境及日常的生活为内容展开学习。 近几年,课程的统整开始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台湾提出“课程统整”的出发点要处理好减轻学生负担与培养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发展在教育中折射出的问题。香港的“课程统整计划”提倡培养创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五个方面。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研究者们把课程统整归纳为“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的课程”,我国的课程研究专家钟启泉先生认为,课程发展的方向就是统整与开放。他总结了课程发展的十大趋势:课程内涵上的融合——人文的、自然的、社会的并重;价值上的融合——人、经济、社会的发展并重,人是一切发展的基础;空间的融合——核心课程、边沿课程、外国课程的协同;地域性融合——本土、民族、国际的,不同存在域的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权利的融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适当配置;目标上的融合——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协同;程序上的融合——逻辑、历史、认知上的协同;层次上的融合——理论的、应用的、技术的各有侧重,又彼此照应,编制方法上的融合——归纳的、演绎的、非逻辑的三者协同;多层性、多样性、多变性——差异中的统一。 自从2001年9月,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开始以来,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课程的统整就以“综合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