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ppt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免疫亲和柱的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免疫反应的原理,使用大剂量的单克隆抗体,选择性的将样品提取液中的黄曲霉毒素吸附,用水将杂质洗脱除去,再用甲醇定量将黄曲霉毒素洗脱,达到分离净化目的 黄曲霉毒素 单克隆抗体 杂质 黄曲霉毒素的衍生化 衍生原因 黄曲霉毒素B1、G1荧光遇水要淬灭,检测前需要衍生化 药典附录收载的两种衍生方法 ?碘衍生法:碘作为衍生剂,对衍生温度有要求,试剂对仪器有腐蚀性,需要冲洗 ?光化学衍生法:紫外光灯(254nm )照射,操作简单,对衍生温度无要求,不需要其他衍生剂,无需冲洗 对黄曲霉毒素B1和G1进行衍生,黄曲霉毒素B2和G2不受该衍生步骤的影响 AFB1 AFG1 黄曲霉毒素的衍生化 黄曲霉毒素的衍生化 结果报告 未检出 限度内 限度外 方法难点 痕量分析——ppb级,要求高灵敏度 毒性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安全防护措施 基质复杂 注意事项 取样的代表性 黄曲霉毒素在样品中分布不均匀 免疫亲和柱的使用 储存、使用温度(使用说明书) 安全防护 操作人员专门培训,全程穿工作服佩戴手套 注意事项及实验室建议 对照品的使用 使用黄曲霉毒素混合对照品,不使用黄曲霉毒素固体纯品自行配置 对照品贮备液避光、低温、密闭保存,工作液现配现用 试验废弃物处理 残留有黄曲霉毒素的废液或废渣的玻璃器皿,应泡在专用贮存容器(含10%次氯酸钠溶液内,浸泡24小时以上,再用清水将玻璃器皿冲洗干净) 流动相单独收集,先用次氯酸钠灭毒,再按常规处理 实验室的建议 专门的仪器设备和场所 安全措施 废弃物 谢谢! 中药中黄曲霉毒素的测定 目录 真菌毒素简介 黄曲霉毒素概述 黄曲霉毒素现有检测方法介绍 黄曲霉毒素检测药典收载情况 药典检测方法详解 注意事项及实验室建议 真菌毒素简介 真菌毒素:由产毒真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由真菌菌核产生。 Mycotoxin:源于希腊语(Mykes)和拉丁语(Toxicum) 常见真菌毒素分类 真菌种类 所产毒素 曲霉属 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 镰刀菌属 玉米赤霉烯酮、T-2毒素、呕吐毒素、伏马毒素 青霉属 展青霉素、桔青霉素 真菌毒素监控意义 真菌毒素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真菌毒素对种、养殖业的危害 真菌毒素对制药行业的危害(中药) 国际贸易中作为技术壁垒 在国际反恐和战争中,真菌毒素可作为大规模杀伤性生化武器 黄曲霉毒素概述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菌种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的发现 1960年,在英国东南部一些农场中,有大约10万只火鸡不明原由地突然死亡。 1961年发现火鸡饲料中混有的花生粉能够使大鼠诱发肝癌。 1962年,研究发现花生粉中含有一种荧光物质是导致。火鸡死亡的病因,这种荧光物质被证实为黄曲霉的代谢产物,故命名为“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 存在极其广泛 主要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及各种坚果中。家庭自制发酵食品等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 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 未能及时晒干或储藏不当的粮食容易产生,在农作物正常的生长期中也可以形成。 毒性极强 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IARC)划定为Ⅰ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仅次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 急性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 慢性毒性:肝脏损害,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 中药中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品种 种子、果实、粮谷类中药材 发酵类中药材 动物类中药材 油性成分多的中药材 含上述种类药材的中成药 黄曲霉毒素的种类及性质 根据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荧光颜色的不同,分为B族和G族两大类及其衍生物 G族 蓝色荧光 黄绿色荧光 化学结构 基本结构: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二呋喃香豆素的衍生化合物 目前发现约20余种,已分离鉴定出12种: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 B1:最常见、毒性及致癌性最强 化学结构式 理化性质 黄曲霉毒素相对分子量312~346 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甲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石油醚、己烷和乙醚 在中性及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pH为1~3的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在pH为9~10的碱性溶液中分解迅速 纯品为无色结晶 耐高温,黄曲霉毒素B1的分解温度为268℃ 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 黄曲霉毒素现有检测方法介绍 薄层层析法:灵敏度低,定量困难 HPLC-紫外检测法:不衍生,灵敏度低,采用UPLC可以增强灵敏度 HPLC-荧光检测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