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过渡时期:经济资料
知识判断 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社会。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土地革命、土地改革性质不同。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的建立工私合营企业。 × × √ “一五计划”基本任务:,“一五”计划所确定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以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的特点。(8分) 重点问题突破: 1.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2.优先发展重工业。 3.重点发展东北地区,兼顾西南、西北等工业发展薄弱地区 4.国家对经济活动采取指令性行政管理,用行政命令手段替代市场价格机制。 ①工业布局的特点:项目和投资大量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倾斜;(2分) ? 材料? “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线。此时期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如1955年国家对上海、天津的投资额分别为这两市折旧额的76%和104%,两市的工业产值增幅分别为—4.49%和1.4%,低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幅度。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工业建设总体布局的角度评析“一五计划”(8分) ②背景:为了改变旧中国现代工业过于集中在东南沿海的不合理布局。(2分) ?③积极影响:初步改变了我国中西部工业、交通落后的面貌,新兴的内地工业基地逐步发展为中国重要工业城市,推进了我国工业的均衡发展。(2分) ④局限性:“一五”计划把投资过分集中于内地,没有充分利用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优势和发挥沿海老工业基地的作用,导致全国整体投资效益不高。 (2分) 重点问题突破: * 中共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三个阶段来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阶段,1949年10月至1953年,以办互助组为主,同时试办初级形式的农业合作社。互助组是以劳动力入股,但农民个人保持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到1952年底,参加的农户达到全国总农户的40%,其中,各地还个别试办了初级社3600余个。 第二阶段,1954年至1955年上半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建立以个体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它的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作价入社,由社实行统一经营;社员参加集体劳动,劳动产品在扣除农业税、生产费、公积金、公益金和管理费用之后,按照社员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及入社的土地等生产资料的多少进行分配。到1955年7月,初级社在全国普遍建立和发展。 第三阶段,1955年下半年至1956年底,也是农业合作化运动迅猛发展时期,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取消分红,严格的按劳取酬。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以上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到农户总数的87.8%,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 ——据陈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百度百科整理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业集体化) 重点问题突破: 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 并概括其改造过程的特点(8分)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逐渐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特点: ①国家在农民自愿基础上帮助扶持、典型示范。 ②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的进行; ③后期出现要求过急,改变过快的弊端 Q6: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并概括其改造过程的特点。(8分) Q6: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并概括其改造过程的特点。(8分) 重点问题探究: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的关系 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一五计划开始后, 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开始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即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由国家供应,禁止粮食自由买卖。农民自己食用的数量和品种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每家一个粮本,凭粮本供应粮食。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