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作:龙广春
苏 童
苦楝枇杷树 怅惘石榴情
1、掌握“怅惘、夷为平地、残垣”等生字词的注音及释义。
2.认识树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理解“树”在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3、体会并感受作者内心对生命的感悟与倾诉。
教学目标:
——作者简介
苏童,当代作家。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作品百十万字,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蜚声海内外。1992年获庄重文文学奖。2009年《河岸》获第三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2010年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茨菰》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2012年《香草营》获郁达夫文学奖提名奖。2013年获“江苏省2013中华文化人物”。
苏 童
《河岸》《茨菰》话苏童
初读略识三棵树
自学指导一:
大声朗读课文,并随手标出段落序号,划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字词。读完后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这些读音和词义。十分钟后测试掌握情况。
自测题1:为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嫉妒( ) 颤抖( ) 埠 ( )
残垣( ) 楝 ( ) 瓦砾( )
桷 ( ) 抔 ( )
——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自测题2:解释下列词语
怅惘:
蓝图:
残垣:
郁郁寡欢:
夷为平地:
离情别意:
惆怅迷惘;心中有事,没精打采
比喻建设计划
残缺不全的墙壁
闷闷不乐
毁掉建筑物等使成为平地
分离前后惜别的情谊
初读略识三棵树
——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自测题3:回答下面问题,理清文章脉络
1.三棵树在文章中指什么?
2.这三棵树有什么特点呢? (结合文中语句分析。)
明确:“我”生命中遇到的三棵树,苦楝树苗、石榴树、枇杷树。作者是由一趟长途列车的终点站名引到对这三棵树的叙述上的。
初读略识三棵树
——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苦楝树
是从附近的工厂里挖来的
它们(地面)……却拒绝接受 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
我只能把小树种在花盆里
我把它安置在临河的石埠上
它在风中颤动,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
(狂风)把我的树从窗台上抱起来,砸在河边石埠上
又把树苗从花盆里拖出来,推向河水里
它在河底寻找泥土,摇曳着,颤动着,最后它安静了
幼小无依
石榴树
石榴树的表达很热烈
繁茂的树叶和灿烂的花朵
重重叠叠的果实
枇杷树
它决不在意我的客人把它错当成一棵玉兰树
它在初夏季节告诉你,它不开玉兰花,只奉献枇杷的果实
热烈奔放
含蓄深沉
再读深味惆怅怀
自学指导二:
快速跳读课文,划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和与树有关的情节,每个情节用一个字来概括。并说说每个情节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思树
种树
丧树
得树
失树
怅惘
无奈
自责
隐痛
缺憾
快乐
欣喜
哀伤
缅怀
——再读课文,把握情感脉络
问题探讨1:
在这些复杂的情感中,你觉得作者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为什么?
现实中作者多次提到“我”没有树,这让“我”怅惘
童年,曾经种过树,但只能种在花盆里,并且被我的疏忽和难以抗拒的天灾毁了,这使我自责无奈,充满隐痛与缺憾
成年,“我”得到了两棵树。树的存在,让“我”知道“我”是个幸运的人
当树终于有一天将离去时,我才又怅然若失起来。作者连续使用两个“埋葬”,表现对逝去的一种哀悼,可见他情感的悲伤与凄凉
伤感、无助、无奈
再读深味惆怅怀
——再读课文,把握情感脉络
问题探讨2:
作者在文章中多次询问:“我的树在哪里”,请思考为什么作者一直在寻找树呢?结合作者的情感脉络来分析,没有树会对“我”有怎样的影响?
没有树让作者怅惘、觉得缺憾,有了树让他觉得弥合了我与整个世界的裂痕,关于果树的描写也是本文最为欢快的章节。这说明他觉得没有树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作者渴望完整,因此不断寻找,也因此作者在文中说“我生命中应该有三棵树的”,只有这样才有完整的生命形态。
再读深味惆怅怀
——再读课文,把握情感脉络
问题探讨3:
为什么作者认为有树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呢?你如何理解?
树的意象,并不仅仅是树,而是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人类要改善自己的生存质量,就不能不牺牲一些植物;而植物的减少,又降低了人的生存质量。这是人类生存的困惑。这种困惑在作者看来,是很难解决的。正是因为这样,当作家找寻他那第三棵树的时候,那棵树,那棵已经死亡的树,却在冥冥之中呼唤着他。这种呼唤,从客观上来说是悲观的,从主观情感上来说,则是一种不懈的追求。
树是自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英语Unit12(全单元)研究.ppt
- 九年级英语被动语态详解研究.ppt
- 九年级英语被动语态研究.ppt
- 九年级英语第9课研究.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2Ithinkthatmooncakesaredelicious(第1课时)(新版)人教新目标版研究.ppt
- 九年级英语全册Unit4IusedtobeafraidofthedarkSectionB1(新版)人教新目标版研究.ppt
- 九年级英语语法专项复习——定语从句研究.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3《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2语文版研究.ppt
- 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指导研究.ppt
- 九年级语文上册11《我的叔叔于勒》(新版)新人教版研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