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教育史(第三版)研究.ppt

  1. 1、本文档共6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大学教育思想 大学教育思想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体系中值得浓墨重彩的部分,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到自己的兴趣偏于高等教育,希望在高等教育方面多贡献些意见。由于几度出入西方大学校园修习与考察,加之在国内较长时间主持大学校务,因而对中国近代大学有着切身的体会,在参酌外来经验,结合自身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颇具创见且成体系的大学教育思想。 a.“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性质) 大学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这是蔡元培办理大学的出发点。1912年5月16日,他以教育总长身份出席北京大学开学典礼,在演说中即明确提出“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的主张。1917年1月9日,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他开宗明义: * *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既然如此,大学学生当以“求学”为志向,摒弃升官发财之臆想。“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次年,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他再次重申:“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此后,他在不同场合多次阐明这一主张,“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 “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所以,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是在教导指导之下自动的研究学问的。” 在“科学研究”作为大学职能的组成部分早已得到确认的情况下,蔡元培如此凸显大学“研究高深 * * 学问”的属性,显然事出有因,即,为了扭转当年中国学生上大学为做官与发财的科举积习。尤其是像北大这样一所由科举时代走过来的地位特殊的高等学府,因历史积淀,传统观念更加厚重,自然,走向现代大学之途的阻力也就更大。蔡元培后来的回忆表明,由于深受官僚习气的熏染,当时进入北大的学生,对于学问并没有多大兴趣,他们关注的是毕业及毕业之后的出路。所以,对于学有所长的教员并不见得欢迎,反倒是对前来兼课且有地位的政府官员甚为推崇。“这种科举时代遗留下来的劣要性,是于求学上很有妨碍的。”因此,要改革旧北大,“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为使北大真正成为“研究高深学问”之处,改变学生因袭的观念,蔡元培一面广延“积学而热心”的教员,一面成立各类的社团组织,以使学生有高尚娱乐之处,并发扬他们的自动精神。 经过蔡元培的努力,北大面貌焕然一新。仅就学生方面的情况,他欣慰地叹道:“一年以来,觉得 * * 学生方面近来很有觉悟:把从前硬记讲义,骗文凭的陋见渐渐儿打破了,知道专研学术是学生的天职。” b.“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办学方针) 大学之“大”,在其包容,“有容乃大”。“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在他看来,要使大学真正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就必须容纳不同学派,如果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论,守一家之言,则万难成就高水平大学。面对林纾等人对北大的责难时,他作了这样的解说:“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与公所提出之‘圆通广大’四字,颇不相背也。”蔡元培坚持的是,“无论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首当其冲体现在蔡元 * * 培对教师的选聘上,因为这是能否保证他所认定之大学性质的关键所在。在蔡元培的推动下,当时的北京大学,罗致了各方面学术造诣深湛的学者,如在文科教师中,既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新派人物,又有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黄节、陈汉章等政治上保守而学问深湛的学者,由此使得北大教师队伍的面貌焕然一新,真正成为一个网罗众家、各种学派竞相争鸣的学府。蔡元培选聘教员,坚持“以学诣为主”,至于政治见解,学术派别什么的,只要不妨碍授课,则听任自由。相反,对于“滥竽充数”者,不论什么人,他都坚决辞退,即便是面对外籍教员的控诉乃至时任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长了的”之类恐吓,他也泰然处之。蔡元培以“学诣为主”取舍教员,不仅指向大学的性质,演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之公例,亦是为了彻底改变此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升官发财观念。 * * c.“学为基本,术为支干” (系科建制与课程设置) 系科建制与课程设置,无疑是大学实现其教学科研职能的重要举措。从“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这一理路出发,民国元年,蔡元培任职教育部时,即主张大学“要偏重文理两科”。担任北大校长后,蔡元培进一步阐述大学改制问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