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播学概论郭庆光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除了宪法赋予一个公民的各种权利之外,受众还具有以下一些权利: (一)传播权(the right to communicate) 现代社会的受众认识到了自己在传播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于是希望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传播信息,借助媒介来发表意见、表演节目、传递信息、展示作品、点播节目等。 (二)知晓权(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 《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规定,人人有权“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接受、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三)传媒接近权(the right to access to mass media) 媒介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对受众开放。三个方面:“反论权”、“意见广告”、“开放频道”。 【四】受众在受到新闻侵害时有要求补偿的权利 第三节 “使用与满足”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受众的动机】 1.获取信息,认识外部世界 2.娱乐消遣、满足精神、情感需要 3.获取知识 此外,人们使用大众传媒,还有满足某种心理需要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一)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受听动机和满足是:竞争心理需求;获得新知的需求;自我评价的需求。 (二)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贝雷尔森的《读书为我们带来什么》(1940)、《没有报纸意味着什么》(1949)是经典的研究。 读书动机:追求书籍内容对学习、工作和生活动参考和利用价值的“实用动机”;解除疲劳、获得休息的“休憩动机”;通过谈论读书内容以获得他人称赞或尊敬的“夸示动机”;通过读书来转移日常生活烦恼的“逃避动机”。 贝雷尔森1945年6月在纽约8家主要报系工人罢工过程中,经过研究,发现受众读报的目的是(1)明了关于公众事物的消息和解释;(2)从报纸上寻找日常生活的指导;(3)为了消遣;(4)为了社会声望;(5)为了作“替代式”的社会接触;(6)由于阅读本身被认为是一件“好事情”;(7)要维护安全感;(8)由于读报已经变成了一种欲罢不能的行为方式。 1995年所做的全国报纸读者调查表明:我国读者阅读报纸的目的呈现四个梯次分布:第一目的群为“了解国内外时事”;第二目的群为“增长知识,充实自我”、“开阔眼界,丰富见闻”;第二目的群为“了解各种方针政策”、“了解各种社会观点”、“了解本行业的动态”和“认识社会,了解他人”;第四目的群为“获得各种实用知识和技能”、“学会消闲与消费”、“排遣烦闷,获得精神调适”、“消磨时间、休闲消遣”。同时,读者阅读报纸的目的是符合性的。广大读者的阅报目的虽然有所侧重,但不十分集中。从对各种阅读报纸目的所获的目的指数的分析来看,前三个目的群为人们阅读报纸的经常性目的,后一个则为临时性目的。 (三)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各类节目提供“满足”的不同特点,而且提出它们之间共通的四种类型: (1)心绪转换(diversion)效用——电视节目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能够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 (2)人际关系(personal relations)效用——这里的人际关系包括包括两种:“拟态”人际关系;现实人机关系。 (3)自我确认(personal identity)—— (4)环境监测(surveillance) 二、 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参见课本184页图表。 ? 三、对“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研究的评价 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从微观的角度给学生介绍传播效果的定义、研究内容以及相关课题,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结合。 教学重点、难点 传播效果的概念;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和发展;传播效果的产生和制约因素。 第一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领域与课题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一)什么是传播效果 效果可以是行为者的某种行为实现其意图或目标的程度,也可以是这一行为所引起的客观效果,包括他人和周围社会实际发生作用的一切影响和后果。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参见课本190-191页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产生原因:对大众的认识;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对传播媒介的利用达到空前程度;一次大战中传播效果的突显;本能心理学“刺激-反应”理论的影响。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理论 (一)《人民的选择》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2.“选择性接触”假说 3.“意见领袖(opini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高空作业考试题库附答案5套(完整版).DOC
- 印刷类原辅料进料检验标准.pdf
-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反思.pdf VIP
- 江苏省南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实践报告.docx VIP
- 领读经典-现代文学(1)(山东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答案.docx
- 《幼儿挑食、偏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开题报告(含提纲)5800字.doc
- 2022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考试试卷(语数英、含答案).pdf
-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docx VIP
- 冬季血压早达标远离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慢性病培训讲座课件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