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九年级语文下册15《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课件苏教版.ppt

九年级语文下册15《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课件苏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孟子》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4、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作者简介 主要思想 施仁政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性善论”的要点 (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 (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字音: (1) 不为苟得也(wéi) (2) 为(wèi)宫室之美为之(wéi) (3)如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 停顿及重音: (1)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 是/亦不可以已乎 课文朗读,要求: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有不懂的字、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 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 准备进行交流。 3、参考注释理解文章 大意 。 正音 ①不为苟得也(wéi,动词,做,干) ②所恶(Wù,动词,厌恶) ③箪(dān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④羹(gēng 汤) ⑤蹴(cù 用脚踢) ⑥为宫室之美(wèi,介词,为了) 正句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⑤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⑦是 / 亦不可以已乎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2.翻译下列句子。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此之谓失其本心。 3、明确: 1.“辟”通“避”,躲避。 “辩”通“辨”,辨别。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之意。 “与”通“欤”,语气词。 “乡”通“向”,从前。 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 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 于:比;对。 体会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说说其好处。 明确:排比句和对偶句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富有音韵美。 2.试背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

文档评论(0)

wend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