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正式—培训课件.ppt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正式—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1)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2)”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3)也。夫子时(4)然后(5)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6)然?岂其然乎?”? 【基础知识】 (1) 状语后置 (2)主谓倒装?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3)以:介词,把 过:名词活用为动词,犯过错? (4)时:名词作状语,在适当的时候 (5)然后:这样/以后 (6)其:语气副词,表反问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义” 不仅仅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他也为君子带来好的社会影响。就像这位公叔文子,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这就是“义”对于君子的好处。 不义而取往往带来灾祸。周朝时,有个人叫陶答子,他在陶城做官三年,名声并不怎么好,但他的家产财富却翻了三倍。他的妻子劝他说:“没有能力而做大官,这是祸害;没有功劳而家昌盛,这是积灾。现在你只贪求富贵越来越多。我听说南山有玄豹,在雾雨中隐藏七天而不下来觅食,为什么呢?它是想润泽皮毛长成斑纹,为的是能够隐藏自己躲避祸害。猪不择食长得肥壮了,就会被杀掉。现在你不修德而家越来越富有,灾祸就要到了。”陶答子没有听妻子的话,反而将其赶出家门。结果仅过了一年,陶答子就因事发被处以死刑了。 5【原文】?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之知(2) ,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3)之以礼乐(4) ,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5)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6)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基础知识】? 古今异义:(1)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成年人。 (5)必然:一定,这样? 通假字:(2)知:通“智”,聪明? (3)文:名词作动词,修饰 ? (6) 要:通“约”,贫困 文言句式:(4)文之以礼乐,状语后置 【评析】?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孔子认为的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具有那麽多的美好品德,所以孔子提出君子,完人是要能够先满足精神再满足物质就可以了。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考虑看得清清楚楚,听考虑听得明明白白,脸色考虑温和,姿态考虑恭敬,说话考虑忠诚,做事考虑不怠慢、不苟且,遇到疑难问题考虑向别人请教,气愤的时候考虑发怒会导致祸害或冤仇,见到得到某种东西考虑是否合乎道义。” 6【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天下惟禽兽无思。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是对君子的“赞赏”还是“要求”? 7【原文】? 子曰:“君子之(1)于天下也,无適(2) (适dí)也,无莫也,义之与比(3) 。”? 【注释】? 文言虚词:(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重点实词: (2)適:专主 (3)比:并列、靠近。与比并列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 无莫”就是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莫”字表示劝诫,意思是不要、不可、不能。 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但有一点,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