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在剧场中寻找答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剧场中寻找答案.doc

在剧场中寻找答案   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有两个与小剧场戏曲沾边的戏恰好同时演出。除此因缘外,并不以为自己对小剧场戏曲这个课题有什么深入的研究。所以欣然命笔,又是觉得在过去十年的昆曲创作实践之中,仍有些值得探讨的问题,或可供同行者与后来者共同思考。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小剧场   老实说,在2002年之时,将小剧场三个字冠之于昆剧《伤逝》前,最初动机也确不过是想以此为挡箭牌,希望借此规避昆曲排演现代题材可能会带来的诸多争议。但我们也曾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当时我在给剧团的演出策划书中写道:   “近年来,小剧场戏剧十分流行。在客观上,《伤逝》符合了这一潮流。但选择小剧场,最主要还是从剧目本身的表现形式与操作方式出发。   首先,选择小剧场,是为追求一种精致、时尚、简约、深邃的演剧风格。这样的一种风格是与昆剧的精神与气质所相符合的,也与鲁迅作品本身所传达的意境相符。而同时,小剧场艺术所追求的象征化、情绪化的演剧观念,以及多种舞台与非舞台手段的综合运用,将会更加丰富昆剧的演剧理念。同时,小剧场独特的观演关系,也与剧作本身的叙事手法相得益彰。   其次,小剧场昆剧的另一种意义在于小成本制作,当前戏曲界盛行大投入大制作,然而很多剧目的投资回收却与之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尝试小剧场这样一种低投入高灵活的演出方式,最大可能地减少浪费提高效益,从而探索出昆剧演出盈利的可能道路,这对于今后昆剧的生存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上述文字对于小剧场的表述其实有着过于笼统而泛泛之嫌,今天来看,尽管《伤逝》本身是一部自带“实验”属性的作品,当时对于小剧场的理解还是较为粗浅的。   十年后,《四声猿?翠乡梦》(以下简称《翠乡梦》)的创作则是对于小剧场的实验属性,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那就是“实验”的根本目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从《伤逝》到《翠乡梦》,我所想探寻的一个问题始终是:什么是昆曲最根本的特性?这便是我想讨论的第二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   是关系,还是元素   昆剧现代戏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运用昆剧的表演形式与程式。但换一个角度想,这恰恰是一次真正认识昆剧表演形式与程式的最好机会。这恰好迫使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非常琐碎具象的东西,让我们必须由个体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地去认识昆剧的许多程式。因为我们不能照搬,只能化用。而要化用,就必须真正把握住它们的精髓。要把握它们的精髓,我们就必须一件件刨根问底地去追究:什么是程式?为什么要用曲牌体?为什么要有锣鼓?它们在表演中起了什么作用?这样的一种表演形式,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优势何在?昆剧的本体是什么?什么变了,昆剧就不是昆剧了?   无论昆剧将来走何种道路,搞清这些问题是最最根本的。昆剧的价值不应该只存在于它六百年的历史,那是文物的价值,与艺术无关;它的价值恰恰在于它是一个高度成熟的艺术形式,而这样的一种形式并非是一些因素:如曲牌体、锣鼓、唱腔、表演程式等机械的组合,而是经由这些因素之间的组合关系而构成的一个体系。   《伤逝》与《翠乡梦》,就是一道题的正反例证。《翠乡梦》是古典题材,从表面上来看似乎“中规中矩”,但拆开来看,每个元素都并非是“传统”的模样。比如仍然没有水袖,而用佛珠来代替其在表演上的作用。从《伤逝》的围巾到《翠乡梦》的佛珠,其实我们就是问一个问题:水袖的功能。作为演员手部的延长,水袖很好地为昆曲表演提供了舞蹈的可能,但有没有水袖并不是昆曲艺术的本质。   所以,从《伤逝》到《翠乡梦》,我想实验的是关系,文本与表演的关系,舞美与表演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今天我理解的程度上,便是戏曲的综合性,昆曲又是戏曲综合性的完美典范。以往,我们可能常常将综合性理解为表演上的特点,即歌、舞、演三者的高度融合。而在《翠乡梦》里,尤其是想将这一综合性延伸到更多的剧场元素。因此我们实验的重点在于,让舞台上所出现的一切,昆曲表演以外的元素,音乐、服装、舞台、灯光、道具相互关联,“长”在一起,不可分割。   这样的一种实验构想其实是从戏曲传统中而来的。戏曲从来都是有舞美,只是戏曲的舞美在几百年的沿革之下,创造出了高度凝练的形式。戏曲的“一桌二椅”在某种意义上,便是一种极为经典的舞台设计。近代戏曲舞美几经变革,终觉无法超越“一桌二椅”的原因,窃以为便是由于它已与戏曲表演“长”在了一起,成为整个戏曲舞台呈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的舞台设计谭华在面对昆曲时,会跟我感叹:昆曲的形式是极为圆满浑然,很难简单去添加什么。   因此《翠乡梦》中水的应用,便是对戏曲综合性实验的一次尝试。虽然水景的运用本身具有很高的审美性,但审美并非是决定采用“水”的重要原因。我们想借此建立一种关系,即通过水把舞美与音乐、表演、文体联结起来。如红莲挑逗玉通,以手撩水,水波通过灯光投射到帘幕上的涟漪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