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江闸与1537年以来萧绍平原的姜片虫病.PDFVIP

三江闸与1537年以来萧绍平原的姜片虫病.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三江闸与1537年以来萧绍平原的姜片虫病 李玉尚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上海200240) 【摘 要】 年三江闸建成之后,引起萧绍平原水系水流平缓、扁角螺孳生环境改善、河浜和低田大量形成以及水 1537 生作物普遍种植等一系列生态反应。 嘉靖之后,水红菱又种于高田,使姜片虫病成为明清江浙水网地带名副其实的“萧 绍病”。 一项水利工程,就这样出人意料地参与和制约了一个区域独特的农业和疾病的历史。 【关键词】 三江闸;水生作物;姜片虫病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S-09;K207 A 1000-4459(2011)04-0093-14 Sanjiang Sluice and Fasciolopsis buski Disease in Xiao- shao Plain, Zhejiang Province since 1537 LI Yu-shang (DepartmentofHistory,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hanghai200240) Abst ract : gentlyin“Xiao-Shao”plainsincethe“SanJiang” Keywords: 萧绍平原位于浙江萧山、绍兴两地,北邻钱塘江,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明代中期以前,萧绍平原 诸水泛滥,或涝或旱,不利农耕。 由该闸人为调节入海。这一工程直接改变了潮汐和旱涝对平原水网地带的不利影响,使得这一地区成 为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稻田 三江闸工程所造成的水流平缓,不仅使高田( )再无旱涝之虞,而且形成大量水面和低田,水 生作物种植遂成为1537年之后萧绍平原主要的副业之一。和浙西水网地区水生作物仅种于湖泊河滨 与低田不同,这一区域在嘉靖之后还种于高田,出现与稻争田的现象。这种独特的种植方式和三江闸 代,这种病仍被冠以“萧绍病”,闻名医学界。 收稿日期 [ ]2011-04-18 基金项目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资助(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传染病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 ] 200716 与冲击综合研究”( ) 09ZD068 作者简介 李玉尚( ),男,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 1975- - 93 - 2011.4 萧绍平原虽然面积不大,但三江闸工程所引起的包括疾病在内的各种环境的变化,在水利工程所 引发的诸多生态后果中,相当独特而典型。本文通过分析水生作物种植和姜片虫病流行之间的关系, 来揭示在一个小的区域里,一项被明清士人视为“功在千秋”的水利工程,如何引发一系列的生态效 应,最终形成与其它水网地带不同的疾病历史。 一、三江闸的建立与水面的开发 (一)三江闸的建立 山会平原上的鉴湖在北宋淤废之后,为解决由此引发的水旱矛盾,南宋初年,引浦阳江入钱清江, 由绍兴三江口入海。此后的三百多年,浦阳江上游的洪水严重影响了萧绍平原水网系统,直至明代成 化年间,浦阳江改道富春江,上游来水减少,水患渐轻。万历十五年《绍兴府志》卷17《水利二》收录《黄 九皋书》,内中详细记录了这次改道及其影响,兹录如下: 国初,上江洪流在渔浦西北十余里,东北入大江。 若夫浦江之水,经临浦麻溪,是谓小江, 东至三江入海。 大江在县西,北小江在县东南,县以二江为界,素不相涉。成化年间,浮梁载公

文档评论(0)

yanmei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