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调节受损的危害和干预研究进展
糖调节受损的危害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摘要】唐调节受损是糖尿病重要的前期阶段,可能发展为糖尿病并形成大血管、微血管病变,也可能通过非药物早期干预和药物干预的方式逆转为正常的葡萄糖状态。因此认识到糖调节受损的危害积极干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糖调节受损的危害;非药物和药物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流行病,全球患病率呈持续增加趋势,据估计,2003年全球已有1.89亿糖尿病患者,至2025年预计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3.24亿[1]。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亦在急剧增高,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增加了4~5倍,估计现已有三、四千万,居世界糖尿病患者的第二位[2]。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患病人群的主体,而糖调节受损者是2型糖尿病的最重要的高危人群,如果不加以及时有效的干预,其中1/3人群将不可避免地进入2型糖尿病行列。因此,我们要对糖调节受损的危害进行充分的认识及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现综述如下:
概念与分类
糖调节受损(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IGR)的定义 IGR是介于正常糖耐量(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之间的中间异常代谢状态,包含了3种类型,即: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低减(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IFG、IGT二者兼有状态( IFG/IGT)。它们是所有2 型糖尿病( type2 diabetes mellius,T2DM)发病前的必经阶段。IGT 最早于1979年提出, 用以替换“边缘”糖尿病和其它类型的不携带微血管病变风险的高血糖[3,4]。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ganization, WHO)将其视为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临床类型[5]。IFG只是在1997年由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DA)提出,指一类非糖尿病性的空腹高血糖,其葡萄糖浓度高于正常,但低于DM诊断值。IFG的提出引起了糖尿病界的极大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IFG人群尽管仅是空腹血糖( 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 轻度增高,但却具有同IGT 人群一样向DM 发展的高危倾向,同时也存在发生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6,7]。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正式采纳ADA 提出的上述建议,确定IFG 的定义,当时定义FPG在6.0~7.0mmol/L。2003年11月ADA基于四个人群中的研究得到的,与IFG定义为FPG6.1~7.0mmol/L 比较,IFG定义为FPG5.6~7.0mmol/L将提高预测未来DM发生的敏感性[8],将IFG更新定义为5.6~7.0mmol/L 之间的人群[8]。但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仍然将IFG定义为FPG空腹6.1-7.0 mmol/L [9]。IGT (即口服75g葡萄糖负荷后2h血糖 2hPG)介于7.8~11.0mmol/L之间。国外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无论是处在糖调节受损阶段,还是到达糖尿病诊断点后,均可能存在或是单纯以FPG增高为主,或是单纯以餐后血糖增高为主,或是二者兼有的三种状态,这个时期称为糖尿病前期。IFG和IGT并存者危险性更大。
糖调节受损人群发病特点和临床特征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总结众多大型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在IGR中,IGT的患病率高于IFG,二者在临床表现和性别分布上也存在着差异。IFG在男性最为常见,患病率在中年达到高峰;IGT在女性更多,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刑小燕等研究显示,在12085例我国成人中, IFG、IGT、IFG/ IGT发生率分别为11.4%、16.0%和6.8% ,以IGT发生率最高。同时3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分布上也有自己的特点,在IFG组和IFG/ IGT组,男性发病比例高于女性。在IGT组,男女比例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以年龄分段可见,IGT组和IFG/IGT组分布频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前者高峰在65岁段( 23.4% ),后者高峰在55~65 岁段( 9.6% )。而IFG在各年龄段分布频率接近,随年龄增加的趋势不明显,仅在25~34 岁段频率高于IGT(分别为11.2%和9.1% ),提示IFG发病更趋于年轻化[10]。
IDF报告指出,IFG、IGT均具有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IFG和IGT并存者危险性更大。在2001年美国成人胆固醇教育计划中已明确将二者列为心血管风险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