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现代化管理实践 - 夹马口引黄管理局
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
现代化管理实践
张 学 会
一、基本情况
夹马口引黄灌溉工程地处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境内,与陕西省隔黄河相望。运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半干旱地区,年平均气温11.8─13.7℃,年平均降雨量在490─620mm之间,无霜期186─235天。运城是山西的农业大市,全市总人口501.7万,其中乡村人口351万,占总人口的70%,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8.49万ha(877.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0.14ha(2.15亩)。这里自然条件较好,农业发展潜力大。但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市水资源总量14.48亿m3,地下水10.09亿m3,已严重超采。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81m3,居全省倒数第一,仅是全国人均占有量2229m3的12.6%。
夹马口引黄工程1958年动工兴建,1960年开始受益,是黄河上第一座大型电力提黄灌溉工程。工程集水源供给、泵站提水、渠系灌溉为一体。水源工程设计提水能力55m3/s(目前达到51m3/s),泵站两座(夹马口、小樊)扬程70m,装机27台,提水能力23.2m3/s。灌区属纯农业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35万ha(50.3万亩),经济林80%,棉花15%,其它5%。主要受益范围包括永济、临猗两(县)市9个乡镇25万人口。
二、对灌区现代化管理的认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灌区农业的集约化种植,农民对灌区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灌区服务水平,满足农民用水需求,最大限度提高单方水的生产率是当前农业灌区面临的一大课题。
根据水利部“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灌区现代化管理已成为灌区发展的必然选择。灌区现代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灌区现代化管理是灌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助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全方位地进行灌区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动态过程。结合灌区实际,我们定位夹马口灌区现代化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提高灌溉水的生产率,扩大灌溉面积,更好地服务灌区农民,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
三、灌区现代化管理的基本要素
根据对灌区现代化管理的定位,要实现灌区管理目标,达到管理现代化,首先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思路和管理理念来指导,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工程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做支撑,才可能实现灌区良性、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灌区现代化管理应具备五个基本要素:
灌区现代化管理应具备的基本要素
1、把握管理“灵魂”
夹马口灌区是一个纯农业灌区,农民是服务对象,灌溉农业的发展就是灌区生存的根基。为此,我们将“农民的用水需求就是我们的迫切追求;节约每一方水,节省每一度电”作为夹马口引黄工程的使命,把“信任员工、厉行节约、崇尚文明、追求卓越、重视团队合作、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确立为夹马口核心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就是工程管理的灵魂,它决定着每一名夹马口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引导全体员工为建设优质服务型、资源节约型、生态良好型的现代化灌区而奋斗。
2、明确管理“理念”
夹马口引黄工程定性属于准公益性事业单位,根据事业性质企业化的管理特点,我们提出“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和“牢固树立为灌区农业生产服务的思想;以人为本,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决策,狠抓管理”的工作思路,工程管理实行“事”“企”分开,即行政管理与具体水经营分开。管理局按“事业化”行政管理,泵站按模拟“工厂化”企业管理,灌区按模拟“商业化”市场管理。把泵站、干渠、支渠、斗渠直接参与水经营管理的单位全部按经营实体对待;农户是水的消费者。经过总结,在经营实体管理中提出了“模拟法人主体化、独立核算企业化、层层买卖市场化、规范服务公开化”的四化管理理念。
3、锁定管理“目标”
农业灌溉是夹马口灌区唯一的经济支柱,农民的利益直接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所以,我们把管理目标锁定在“农民、工程、职工”三者的共同利益上。农民增收是管理目标的第一要素;工程设施的保值、增值和良性运转是管理目标的第二要素;职工是工程管理的主体,要确保农民、工程利益的实现,必须保持职工队伍活力是管理目标的第三要素。三者密不可分,构成“农民增收、工程发展、职工受益”的三赢管理目标。
4、建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原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工程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与之已不相适应。为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工程发展、职工受益”的管理目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