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设计与机动学试题范例
研究生入學能力考試試題範例( )
科目: 機械設計與機動學
考試日期: 第 1 頁,共 5 頁
機械設計與機動學樣題
選擇題
1. 機械設計首要的內容是:(1)設計可靠度, (2)設計精密度, (3)設計製造成本, (4)
設計安全性。
2. 機動學首要的內容是 :(1)研究連桿運動, (2)研究連桿的振動, (3)研究連桿的
安全性 ,(4)研究連桿 製造性 。
3.設計機器的傳動軸 (shaft)時,必要知道的項目是: (1)負荷,轉速及壽命, (2)轉
速,彎矩及振動, (3)轉速及扭矩, (4)轉速及設計安全係數。
4. 直樑受到彎矩時,材料內部所受到的 應力是:(1) 正應力,(2)剪應力, (3)彎曲
應力,(4) 正壓力。
5. 直樑受到扭矩力時,材料內部所受到的應力是:(1) 與材料的楊氏模數(Young’s
moduls)成反比,(2) 與材料的剛性模數(modulus of rigidity)成反比,(3) 與材
料截面積成反比,(4) 與直樑長度成正比。
6. 機械元件受到負荷時,材料內部受到應力太大時,發生破壞(failure) ,判斷破壞還
是不破壞時,優先進行下列何者: (1)計算最大的塑性變形量 ,(2)計算最大破壞
力,(3)計算最大的剪應力 ,(4)計算最大安全係數 。
7. 機械元件發生疲勞破壞(fatigue failure)時,其主要原因是: (1)最大彈性變形量
超過允許變形量,(2)最大剪應 力超過允許降伏強度,(3) 安全係數低於1 ,(4)受
到重複(repeated, fluctuating)負荷及若干次往復次數 (cycle) 。
8.螺 旋壓縮彈簧受到壓縮力時,彈簧線受到的應力包括 :(1)只有正應力 ,(2)只有
剪應力 ,(3) 正應力與剪應力 ,(4) 正應力、剪應力與壓縮力。
1
9.螺栓與螺帽常用來固定機械零件,螺栓與零件各自承擔所受的負荷,二者受 力的分
配比例是由下列何者決定: (1)螺栓直徑及長度, (2)螺栓與零件的彈簧常數, (3)
零件的應力,(4)螺栓的安全係數。
10.正齒輪旋轉時,單一齒受到彎矩(bending) ,產生的正應力是:(1) 與齒形高度成反
比,(2) 與齒形面寬(face width)成反比,(3) 與徑節 (diametral pitch)成反比,
(4) 與壓力角成反比。
11.滾珠及滾柱軸承的運轉壽命 (L)與承受負荷(F)的關係是: (1) F與L是線性正比關係,
(2) F 與L是指數正比關係, (3) F 與L是線性反比關係, (4) F 與L是指數反比關
係。
12.機械元件發生應力集中(stress concentration)時,較容易引起: (1) 延展性材料
的變動應力效應, (2)脆性材料的變動應力效應, (3)增加耐衝擊強度, (4) 與材
料無關。
13.公制齒輪之齒大小通常以下列何者表示:(1) 齒輪節圓直徑,(2)壓力角, (3) 齒
頂高,(4) 模數。
14.機動學對平面四連桿機構的研究,符合格拉霍夫(Grashoff)定理的機構,其最短桿
與最長桿的長度和須:(1) 小於其餘二桿長度之和,(2) 大於其餘二桿長度之和,
(3)只可等於其餘二桿長度之和, (4)可不受限制。
15.四連桿機構中,因桿件長度的相互關係,可形成多種不同的運動軌跡,除了下列那
一種運動:(1)曲柄 -搖擺運動,(2) 滑塊曲柄運動,- (3)速返機構, (4) 旋轉-搖
擺運動。
16.凸輪及它的從動件 (follower)構成接觸傳動機構,具有多少自由度:(1) 1 ,(2) 2 ,
(3) 3 ,(4) 4 。
2
17.球窩接頭(spherical joint)具有 3自由度,在機動學是屬於: (1)低接頭對 (low
pairs) ,(2)中接頭對 (medium pairs) ,(3)高接頭對 (high pairs) ,(4) 線接觸
對(line contact pairs) 。
1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