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前沿报告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前沿报告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的一个应用学科,其目的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培养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从思想政治教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独立二级学科以来,其“科学化”、“学科化”、“体系化”建设明显加快,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已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术领域。2010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紧紧抓住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理论性、政策性、现实性很强的学科,因而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且与现实联系十分紧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
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即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或“本体论”问题研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导论”。这一领域的研究涉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范畴和体系、本质和价值、地位和作用、对象和内容、过程和规律、方法和载体以及评价与评估等内容,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此外,还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分支学科研究,如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
2010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涉及内容广泛,在这里,我们主要总结和分析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价值、研究方法等内容的研究情况。
(一)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问题的研究
2010年以来“社会本位说”、“个人本位说”及“实践活动说”继续成为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关于“灌输本质论”与“德育非政治化”的争论格外值得关注。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全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础和核心,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立论之本,是关系到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全局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始终对此高度重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观点。有学者将这些观点概括为“一元本质说”和“二元本质说”,也有少数主张“多元本质说”。一元本质说,如“政治性”说、“阶级利益性”说、“转化论”说、“灌输论”说、“人学论”说等;“二元本质说”,如“社会政治属性与经济管理属性”说、“政治属性与非政治属性”说、“政治性与科学性”说等。 [1]也有的从另一个角度将这些观点分为“社会本位说”和“个人本位说”两种。 [2]
“社会本位说”,也被称为“工具性本质论” [3]。这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最普遍的观点和看法,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的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4]是为统治阶级和现行政治所服务的;是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的社会、一定阶级的统治(治理、管理)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重要手段。“灌输论” [5]、“人的社会化” [6]、“政治性” [7]、“意识形态性” [8]等均是这种观点的具体体现。
“个人本位说”,也被称为“目的性本质论”。 [9]目的性本质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属人性”的一面 [10]。随着以人为本思想的彰显,以张耀灿为代表的学者们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范式转换和人本主义转移将是该学科发展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如果说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属于社会哲学范式,那么新时期则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转换。” [11]有的研究进一步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下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定义为促进人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化存在,突出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应该把促进人在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当作价值旨趣,实现每一个人在社会中的全面发展。” [12]
与上述观点不同是兼有“社会本位说”和“个人本位说”、“工具性本质”和“目的性本质论”的观点。张澍军认为“以社会哲学的视野揭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性本质,以人学视野揭示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本质。” [13]有研究者指出,我们“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要考察其满足阶级与社会需求的一面,更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寻它的属性,既看到它的工具性本质,也要看到它的目的性本质”。 [14]有研究者认为,应把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理解为一种“实践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阶级统治、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性的一面,又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目的性的一面。因而,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调节个人与社会的思想政治关系,促进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意识形态同质发展,以实现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