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营销研究你早该这么玩Excel
下载网址:/s/articlelist_1426389024_10_1.html (“此文原创,欢迎转载,转
载请务必注明原作者” )
作者:伍昊
Excel 决定企业存亡
决定企业命运的因素很多,人才、管理、资金、产品、市场„„对于这些,很多人都知道。殊不知,玩
不玩得好 Excel,也能决定企业命运。何以见得,这就得从 Excel 的本质说起。不少人认为,它只是个 “电
子笔记本”,无非是取代了以往的纸质笔记本,用来记点数据而已。如果这样想,也这样用,那就大错特错
了。只是 “电子笔记本”的话,MS Office 怎么可能成为全球企业通用的办公软件?
那么——
Excel 是什么?它是挖掘数据背后意义的工具。
数据是什么?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依据,也是企业的命脉。
举个例:阿童木办了家公司卖设备,投入仅有的 100 万买了 A、B 各 100 套设备。一年下来发现,A 设备
卖了 90 套,B 设备卖了 0 套。阿童木明年应该怎么办?
抛开各种复杂的市场分析,按照小学数学教的简单加减法逻辑。既然A 卖的好,自然是进货接着卖;B 一台
都卖不出去,就要想办法清仓减价大处理,回笼资金后转而考虑加强 A,以及引进新的产品 C。好啦,下了订
单买 90 套 A,消息也放出去了,要对B 进行清仓处理。就在此时,销售部说:不好意思,数据做错了,其实
是 A 卖了 0 套,B 卖了 90 套。Oh my Lady Gaga !后果可想而知。
这当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可是,我们身边又何尝不是天天在出现类似的问题。数据错误造成的直接损
失、纠错成本及其他负面影响不可小视,却在被很多人忽视。
有人说:你手工做当然会错,咱们用系统的没这困扰。我不敢苟同。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
BI。全称:Business Intelligence (商业智能)。它是一套系统,可以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为
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提供依据。之所以会有 BI 的横空出世,说明传统的企业系统,无论是ERP、WMS
还是 CRM,更多解决了数据的 Input (输入),而不能提供完全满足需求的个性化Output(输出)。从技术层
面上讲,商业智能也不是什么新技术,它只是数据仓库、OLAP 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综合运用。而对于 Excel
来说,只要源数据足够优秀,应付大多数企业的数据挖掘需求,那是小菜一碟。谁让它就是专门干这个的呢,
桌面数据处理之王可不是吹的。
回想一下,有哪一位老板点点鼠标,根据系统生成的基础报表就能做决策。通常不都是各部门整理数据,
出具手工制作的数据分析报告。有系统也好,没系统也罢,投影在会议室幕墙上的数据分析结果,大多是Excel
的杰作。
说它重要,一点不为过。
2011 年 06 月 13 日
Excel 到底是不是小玩意儿?!我认为不是。重视 Excel 很必要,为什么?咱们算一笔账:一家公司
有 20 个人,其中 2 个人做数据工作。但是他们不会用 Vlookup 和透视表,于是查找/比对和制作汇总表占用
了他们全部的时间。按月薪2000 元/人算,公司一年将支出 48000 元。而这些活儿交给懂 Excel 的人,能快
几百倍完成。
这两样我称之为哼哈二将,不会用痛苦万分,用会了幸福百倍。对于实际的工作需求,在所有技能中,
他们的重要性我给排第一。
知道多卖东西能赚钱,虽然也都知道省成本也能赚钱,但真正关注成本的企业却不多,尤其在对待
Excel 这件事上。如果半个能人的活要 2 个人来做,成本就会增加。36000 元的成本对于一家产品毛利 10%的
企业,意味着 36 万的销量增长。相比增加销量,恐怕还是省钱来的容易些。
博友们说:
@简约力——太有同感了!往往从 ERP 捞出的资料相对分散,用一下 Vlookup--然后透视表一下--照相机再
拍交给画图并红圈标出重点--邮件发出--再用 Excel 记下本次重点--下个月再一次这样循环。
@MrExcel——确实如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 Excel 各种功能的错误理解和误用可能会给组织造成巨大的
财务和社会形象损失。这个网站列举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案例,/h44NaI。对于组织的管理者,
是不是会突然觉得:Excel 管理深度应用培训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投资?对员工进行 Excel 等办公软件的培训
和对员工进行设备的熟练操作的培训性质是一样的,都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产品)质量的目的。
@熊饼饼——还好我会 Vlookup 和透视表。。。
@启明培训——很多人虽然在
文档评论(0)